以買四個,所以他花二十五個能源塊,購買了一百個。
都要成品彈,這次不要材料了,順帶培訓怎么手動裝填炮彈,在村鎮級,這個方式還是比較流行的。
當然,裝填這個是很苦逼的,通常要好幾個人配合。
縣級仍然可以采用,但因為炮彈太大太重,速度會下降很明顯,也容易出錯,一些城市就不大喜歡這么干了。
于斌的能力明顯要強的多,之前他就會基本的操作,因為他操作過迫擊炮,各種肩扛式彈也都會,所以他熟悉起來很快。
只用了幾天就基本掌握了,而高鴻展花了十幾天。
但學會以后,在準確度和瞄準速度上,高鴻展卻比于斌強了很多,特別是對付遠距離固定目標的時候。
雖然有系統,不用靠近,但城市大炮仍然是個技術活,包括瞄準、坐標計算,以及各種彈道計算。
近距離的炮轟和遠距離炮轟,彈道也是有點不同的。
高鴻展這個大學生,還是學計算機硬件的理科生,在這方面優勢很明顯,他對整個城市大炮的系統感覺很好。
之所以這么慢,是花在城市大炮各種原理的學習上太多時間。
連續十幾天的訓練下來,在城市大炮上,已經基本做到了能夠熟練掌握,但只是熟練是不夠的。
因為實戰中,雙方城市都在運動,還有瞄準速度,戰斗時的心理因素,配合等,這些仍然要不斷的練習和磨合。
這天,項楊還在控制室內,跟其他人一起訓練城市大炮,內部通訊頻道里,傳來了李思辰的聲音。
已經制作出了新城市戰斗武器打造使用的所有基座毛坯,目前在考慮內槽的打磨方法,還有固定在城市外壁上的方法,李思辰要跟項楊商量一下。
因為李思辰是新來的,對神龍城掌握了哪些基本技術并不清楚,而在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上,他也需要項楊。
“你們繼續練習,我去高爐那邊一趟。”項楊轉身離開,去高爐那邊。
李思辰將所有基座模組毛坯放在了最大的倉庫里,層層疊起來,居然占據了大半的空間。
每個基座模組長十米,寬五米,帶有少數弧度,然后鏈接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半環形基座。
比原先的設計更大些,不過巨型鋸子的大小不會變,只是跟基座接觸的滑行部分更大,因為李思辰怕基座太小,鋸子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