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勞苦功高,今封為大司馬,為文官之首,輔助孤治理大楚!”
“同時,授荊州刺史之位,兼二品左將軍,軍爵五大夫,位爵縣侯!”
“臣蔣琬,謝過大王!”
蔣琬出列,向高居王座的邢道榮躬身下拜道。
看著下方的蔣琬,邢道榮滿意的點了點頭。
論智力,或論才能,蔣琬并不算他麾下最強(qiáng),但卻是最早投奔他的人之一,自十年前開始,一直為他處理治下民生內(nèi)務(wù),按功勞算,的確是第一人。
待蔣琬接過大司馬、荊州刺史、二品左將軍的印綬后,邢道榮令人將一張黃色布絹交給他。
“孤之大司馬,下面的冊封,就由你代替孤宣布吧!”
看著蔣琬,邢道榮笑吟吟的說道。
谷/span接下來,要一次性冊封上百人呢,他哪有這個耐心一一念出來,當(dāng)然要甩鍋了。
反正蔣琬雖是文人,武力卻也不低,已經(jīng)9級的他,精氣神之旺盛,不下于尋常武將,念念詔書而已,算的了什么?
“琬尊大王令!”
蔣琬恭恭敬敬的接過冊封王詔,走上前來,在王座下方轉(zhuǎn)身,面對大殿中人,展開詔書,便開始抑揚(yáng)頓挫的念了起來。
邢道榮對楚國內(nèi)部官員制度的安排,還有爵位規(guī)定,基本上循漢制,改動不多。
大體來說,楚國的官員,分職位,和爵位區(qū)別劃分,其中爵位又分為軍爵和位爵。
但卻仿秦朝,極為重視軍爵,另外,加上位爵,作為有功之人的整體論功行賞。
軍爵,以純軍功統(tǒng)計,位尊,享高額俸祿,無封地,不世襲。
位爵,以所有功勞綜合統(tǒng)計,有封地,可世襲,除了軍功外,還包括在內(nèi)政方面的建樹,算是邢道榮單獨強(qiáng)調(diào)出來的。
畢竟,也要給沒法上戰(zhàn)場的人封爵希望不是?
當(dāng)然,沒有軍功,封爵的難度,可就大的多了。
軍爵無法世襲,位爵卻可以,所以,位爵的重要性,顯然比單純的軍爵更高!
但位爵若被后人繼承,便要自動降一級,同時,還必須按‘推恩令’分家,如此,沒有立功的前提下,位爵會不斷下降,直到淪為平民。
邢道榮絕不會容許,自己治下的新權(quán)貴們,擁有坐大到漢朝世家那種規(guī)模的機(jī)會。
軍爵制度,照搬秦漢,即分二十級軍功爵位,從最低的‘公士’,到最高的‘列侯’。
“龐統(tǒng)龐士元,上前聽封!”
只聽得殿下,傳來蔣琬的聲音。
“臣在!”
濃眉掀鼻,黑面短髯的龐統(tǒng),大步走了出來,彎腰躬身聽命。
看了眼龐統(tǒng),蔣琬目光回到詔書上,念道:
“龐統(tǒng)龐士元,跟隨大王南征北戰(zhàn),經(jīng)歷了……,等諸般大戰(zhàn),立下大功,今封為太尉,執(zhí)掌楚國武事,享受秩俸萬石,授金印紫綬!”
“同時,授交州刺史,兼二品右將軍,軍爵右庶長,位爵縣伯!”
聽完詔令后,龐統(tǒng)表情不變,向高居王座的邢道榮躬身拜道:
“多謝大王!”
隨即,領(lǐng)下諸般印綬退下不提。
看著已經(jīng)11級了的龐統(tǒng),邢道榮暗暗點頭。
論起功勞,龐統(tǒng)和蔣琬二人,可謂不分上下,但文武有別,作為最早跟隨自己的人,蔣琬職位略居上位,完全合情合理。
大司馬又稱丞相,算是楚王之下第一人,但太尉卻僅次于大司馬,最重要的是,太尉掌管楚國所有兵馬,為武官之首,嚴(yán)格來說,地位并不比大司馬低。
兩人分別兼任荊州和揚(yáng)州刺史,地位平等,將軍品階方面,龐統(tǒng)的右將軍,略低于蔣琬的左將軍,但其實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