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唯明在背光處用望遠鏡觀察著多瑙河。曾經美麗的多瑙河已經是一片生靈涂炭。
河流的中間只剩下了鏈橋的橋基。
由于多瑙河太寬,直到十九世紀都沒有一座固定的橋梁,一直用浮橋連接,冬天河流封凍,浮橋要收起來,可是冰面又凍不結實。十九世紀的某一個冬天,匈牙利大貴族塞切尼伯爵因為河流解凍,一個星期無法過河,缺席了他父親的葬禮。后來塞切尼伯爵就出資建造這座鏈子橋,因此這座橋的正式名字就是塞切尼橋。
德軍為了更好的扼守他們在城堡山上的堡壘不顧匈牙利的反對將這座連接布達與佩斯間的九座大橋,連同這最古老最壯美的地標性大橋都給炸毀了。
這也確實給已經占領佩斯城區的蘇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無法在第一時間與布達城區的蘇軍匯合。
但在今晚,葉唯明將要帶隊強渡多瑙河從水路向著城堡山發起進攻。
德軍的幾次突圍都被打了回去,布達佩斯城內最后一條完整的飛機跑道也被蘇聯紅軍的炮火擊毀。德軍失去了最后的補給,天氣越來越冷,食物也越發的匱乏。
隔著多瑙河能聽到戰馬的嘶鳴,那是城堡山中的德軍已經開啥殺馬充饑。雖然德軍越打越少,但他們的戰斗意志依然如圍城戰開始時一樣頑強。蘇軍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可是蘇聯紅軍亦是不會后退半步。
東岸的槍炮聲漸漸地變得零星,而西岸的還依然在激戰當中。
看了看手表,已經到了約定的時間,葉唯明沉著地下達命令道:“渡河!”
隨著這一聲令下,已經準備多時的紅軍船只開始渡河。德軍幾乎是第一時間就看到了對岸行駛過來的船只。還沒來得及發出警報,蘇軍的支援火力就已經緊隨而至。
炮火瞬間覆蓋了西岸的德軍陣地,渡河的蘇軍也加快了劃船的速度。打頭的船只已經開始用輕機槍向著對岸射擊。
照明彈被射向了天空,將寬闊的河面照亮的如同白晝。德軍的反擊也緊隨而至,德軍的炮擊在河面上激起一道道水柱。不過在蘇軍更為猛烈炮擊的壓制下并沒有對渡河部隊造成太多的傷亡。
河對岸便是匈牙利王宮,與其說是王宮不如說是王家城堡更為準確。在古時一直作為防御韃靼人和土耳其人的要塞。在被土耳其占據時期還一度作為軍營使用。
德軍依靠著堅城對渡河部隊有著天然的優勢。葉唯明是如果匈牙利皇宮的,自然知道這里固若金湯的防御。
他們的主攻方向其實是王宮南側的蓋勒特山。那里是城堡山的最高處,只要拿下這里便可以架設火炮,然后從這里炮擊到布達城區的任何地域。
盤踞在王宮的德軍并不會讓葉唯明如意。機槍組成的火力網干擾著蘇軍渡河部隊的登陸。
忽然一艘渡船的側面被德軍機槍掃中,整艘船瞬間被炸成了一團巨大的火團。那艘船上有一個迫擊炮小組。應該是船上的迫擊炮炮彈湊巧被子彈擊中。
紅軍戰士們更加賣力地劃船,想要躲過德軍MG-42機槍組成的死亡火線。
可是死神不知何時就會出現,不時地有人跌落進多瑙河冰冷刺骨的河水永遠地陷入冰冷幽暗中……
陸陸續續已經有人開始登陸,蓋勒特山上的德軍也發現了這些從他們背后捅上一刀的蘇軍。可是西岸的蘇聯紅軍從蓋勒特山的正面發動了猛烈的進攻,讓他們無暇派遣足夠多的士兵前去支援。
不過沿海的山嶺有一塊斷崖,其余的山路亦是崎嶇難行。卻不想這整個布達佩斯的最高點,海拔只有235米的蓋勒特山將成為死亡絕壁。
德軍在幾個險要的地方都構筑了機槍碉堡。蘇聯紅軍很難攻上去,所有上山的小路幾乎都被德軍火力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