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以為強武擂不至于像綜藝海選那般龍蛇混雜。
但現實告訴他,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他的第四位對手,就是名筋肉豆丁。
不到一米的身高,三圍卻是常人近兩倍。
也就是說,并不比周寧的三圍差多少。
周寧的身體數據可謂直觀易懂。
力量18,就是常人的1.8倍;敏捷20,常人兩倍;體質17,常人1.7倍。
這樣的三圍,在一眾參賽選手中,其實并不算出色。
畢竟人體的極限,大約是常人三倍。
而在這個時代的生物技術輔助下,達到這個水平,也并非什么不可思議的事。
的上限自然更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周寧之所以能被賽事組織方視作強力選手,是因為他的反應速度太快了。
這是接近三倍常人的智力、和2.2倍常人感知帶來的增幅。
也是當前科技努力探索、但成績有限的領域。
就像柳君毅說過的,這方面出色的,大都在玄武七的高端精神病院……
周寧被認為是一名修者。
當然,這是對他的誤解和高估,以及對金手指的羞辱……
筋肉豆丁是個難纏的對手,地滾拳專攻下三路,常人兩倍的三圍加持在小巧的身體上,意味著超常的爆發力和速度。
周寧是開了‘注神感力’技能,及時觀察到對方的肌肉發力,再結合高思維速率和高反應速度的優勢,才一再成功預判,最終將之擊敗。
為此,周寧還遭到了筋肉豆丁駕御者的嚴重質疑。
對方的真實模樣,是個兩百多斤、身高一米九的大漢。
這人說了一大堆貌似專業的理論和數據,振振有詞的指責周寧弄虛作假。
類似這樣的‘賽鬧’,其實每年都有。
有的的確是認為自己有理、對手作弊,而更多的是為了出名,紅就完事了,管他是污名還是贊譽。
賽手遇上這種情況,大都會被搞的焦頭爛額,甚至會黃泥掉到褲襠里。
就連賽事組織者,也往往只能是利用‘最終解釋權’之類的條約優勢,來強行讓事件翻篇。
但周寧迅速高效的證明了自己。
他找了六個人,一人守著個便于拿球的筐,然后不停的向他投射壘球。
持續兩分鐘的時間里,不管這六個人怎么扔、從任何角度,周寧將球一個不漏的擊飛,證明自己擁有超高信息處理速度、和神經反射效率。
這下筋肉豆丁無話可說了,恨恨的盯了周寧一眼,走了。
賽事組織方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
有事先簽署的參賽協議打底,他們沒付什么額外代價,就將周寧打壘球的這一段視頻,迅速包裝了一下,當做賽事噱頭之一播放出去了。
或許是因為周寧的年輕,以及巔峰顏祖級別的顏值,和神乎其技的表現,反響非常棒,賽事被提前炒熱。
同時也娛樂了大眾。
而周寧的收獲,主要是成為了無數女生的‘吾老公’和男生眼中的羨慕嫉妒恨……
周寧迎來的第五位對手,也不是一般人兒,有尾巴,人送綽號夜叉。
周寧暗中感嘆,隨著行業內卷的現象日益嚴重,劍走偏鋒、已然成為了普遍現象。
眼前的這個夜叉,以及之前的那個筋肉豆丁,被業內人士稱作‘賣成品’。
簡單的說,就是將自己未來的‘工作形態’提前拿出來展示。
這種做法,無疑是將路子走窄了,但至少能撈個‘有特色’的標簽做賣點,在好些武者眼中,總比跟風吃冷屎要強。
生物技術的發達,帶來了光怪陸離的異化。
尤其是當合法化后,雖然仍舊被保守派時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