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外衣,這個概念是周寧臨時編造的。
是他根據轟爆諾頓熵后一剎那的感受,所總結出的概念。
現在,他追上了幽魂車駕,繼續向著元磁山飛馳。
而諾頓熵的核心,那團暗紅如半干涸血液的能量則在重新塑形。
奧爾特茲大公,通過車駕后窗,望著那宛如妖星般在空中懸浮閃耀的存在,喃聲道:“那,恐怕是破壞熵!”
破壞之力,黑暗力量的劃分出的子分支的一種,跟死神所代表的死亡之力并列,其主要屬性特質是打擊和毀滅。是所有超凡力量中,最適合作戰進攻的。
它滅除起生命,或許不像死亡之力那么快,那么有逼格,但效果好,殘暴、血腥、基本不會留全尸,極具震懾效果。
而且它的用途更廣泛,死亡之力是割不動城墻的,它可以,打崩、打爆、橫推……只要力量夠,就能抹平一切。
現在,屬于諾頓的精神意識,已經湮滅,留下的是破壞之力的化身,其力的根源是混沌,所以叫破壞熵。
從某種角度講,這其實是必然。
當年那位諾頓家族的狩邪,被折磨的不堪忍受,他的痛苦,他的仇恨、憤怒,等等負面情緒最終積壓質變,獲得了幾絲神性,而這神性的屬性,就是破壞。
說白了,負面情緒,迸發黑暗神性,強烈的復仇心,毀滅一切的愿望,贏得了破壞之力的欣賞,因此得其神性。
也就是說,那時的諾頓狩邪,已經算是神子,混的最好的結局,是成為一名黑暗神祗,破壞神。
但這個世界因某些原因,基本不存在這種可能。
畢竟就連遠古的老牌神靈,都深眠的深眠,扭曲的扭曲,大環境的污染情況非常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神靈苗裔往往從一開始就被污染了。
惡因可不會結出善果。尤其還是走的黑暗之路,關鍵時刻也沒有神庭照拂拉一把。
等到蟄伏若干年,不久前爆發,霸著秘牢,吞噬其他高階超凡,就愈發是破壞之力的奴仆,而不是掌控力量了。
那位諾頓狩邪成為了表殼,或者說,真正的他已經死了,就像是中的ss瑪庫斯,他以為自己死而復生,記憶都在,是一場較為夸張的喝斷片事故,實際上他的基本構成是水蛭女王,以大腦觸突為代表的腦電波發射端的性質都變了,他不過是被模擬出來的人格,是一種另類的模擬演算。
水蛭女王需要瑪庫斯,是為了學習人類相較于其他生物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思維模式。
而破壞熵需要諾頓狩邪,是因為純粹的破壞神性,在這個世界無法長時間逗留,世界之力對它的壓制和排斥力很大,并且會越來越大,而它想在離開前多帶點資糧,越多越好。
現在這個打算被周寧給攪合了。留給破壞熵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如果說之前它追格洛莉亞,是為了防止其利用鎮印效果,將諾頓狩邪的靈魂之皮收走。那么現在它追的理由,就是拿到格洛莉亞的靈魂,重新做張皮。
否則被世界排斥,離開主物質位面,它基本是沒活路的。外面可不是什么善地,它以泥鰍之姿出去,等于是給那些大魚投食。
不過就像水蛭女王學會了以人的方式思考,破壞熵并不傻。
第一輪懟輸了,第二波直懟能贏,可能性不大。
尤其是它現在脫了諾頓狩邪的‘馬甲’,精神力強大的優勢喪失,跟邪異、邪教徒什么的,徹底失聯了。
當然,現在的形態也有優勢,就好比妖魔藏在人的皮囊中,發揮受影響,如今算是胳膊腿都能伸展了擼。
方圓近百里的區域內,黑暗之力像潮水般,向著空中的‘妖星’匯集。
此時此刻,夜晚的環境對破壞熵是有利的,而且作為神性單位,它比需要一系列手段玩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