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能憑這個大概去估算下面需要多少物資。”
“而軍中主管基本都是由曹家和夏侯家操持,這就出現了只要以這兩家的名義要求補給的時候,軍需官在估算和分配的的時候不敢往少處安排,往往會在報告的需求上多加上一成的現象。這既造成了浪費,也給其他人落下了我們兩家習慣多吃多拿的感覺,這就造成了現在這種賬目出現缺口的原因。”
在整理到后面,其實夏侯宇也已經沒啥可氣的了。曹操因為平時對軍紀抓得很嚴,所以這些軍糧官還算不錯的,吃空餉這種軍隊常見的事情反而沒有被他查到。大多數就是那種拿著夏侯或者曹家命令來多拿多要的。
對于這種,他只能對這些軍糧官表示同情。畢竟換位到他身上,遇見這種事他也沒轍,畢竟別人是一家人,真就犯了事也就罵一頓就了事,但作為軍糧官惹到了一個大將,都不需要別人動手,自有狗腿把這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在聽完夏侯宇的解釋后,曹操的氣也消了一大半。對于這些同宗平時的這些小動作他也十分清楚,不過自己的班底也都是靠著這幫兄弟撐起來的,他也不可能為這種小事去得罪自家兄弟,所以也就默認了這種事情。
像平時主管財政的戲志才和荀彧兩人也都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也都會將這些賬目想辦法平掉,這次正好荀彧留守陳留,而戲志才又被安排去了前軍協助整編降軍,無人可用的曹操將這份擔子給了二愣子夏侯宇。
本來也只是想著鍛煉鍛煉夏侯宇,畢竟大將出征在外,無論君略還是內務都要學上三分,這樣至少不會被手下人欺瞞。
作為無勇有謀而且處事冷靜的夏侯宇在曹操看來能作為帥才培養,所以在安排的時候也沒擔心他會出什么亂子,結果沒想到夏侯宇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自己這個表弟不但能文善謀,還習得一手高超的算學。就他批下來的那些竹簡和罵那些軍官時有理有據的模樣就證明他算學水平還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