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生能得明公賞識,從一白身躋身于軍陣之中,已然非常幸運。又遇子卿與奉孝兩位摯友,本來就沒有遺憾。在說了華醫師不是說了么,我還有十年可活,你們現在傷心個什么。
不過我這一病,最對不起的就是明公,若無他提拔,我估計會成為一名鄉間私塾的教書先生,也不可能與二位相遇。接下來可能我沒辦法繼續幫明公出謀劃策了,我心中甚是愧疚。”
在從華佗那得知自己的情況的時候,戲志才最開始也有些不知所措。不過他看到旁邊幾人那擔憂的神色,還是主動安慰著幾人。
“也是啊,志才你只是不能過度勞累,接下來還有十來年可活呢。你正好先休息一下,多配一下嫂嫂,至于接下來嘛...你看這甄城書院怎樣?”夏侯宇也很快從悲傷中走出來,笑著跟戲志才說道。
“可以啊,要說起來,我其實對蔡中郎一直都非常仰慕,若能在其手下任一先生,隨時聆聽教誨,我也就滿足了。”戲志才聽夏侯宇的話后笑著點了點頭,同意著他的說法。
從戲志才屋里出來后,郭嘉嘆了口氣“前幾天還和志才一起談天說地,研究目前的局勢,卻沒想過他的身體已經糟糕到如此境地。”
夏侯宇瞄了郭嘉一樣,心道大哥別說二哥,歷史上你也是個短命鬼。
看郭嘉現在這健康的模樣,夏侯宇有感覺,若不是禁了這“寒石散”,郭嘉估計也會像歷史中那樣早早離世。
“還好吧,至少還有十年,十年雖然不長,也不算短了。足夠志才彌補心中的遺憾和安排好后事。”夏侯宇聳了聳肩。
“志才的事情我會向明公稟告,至于之后的安排,他若真有意教書,相信明公也不會阻止。”郭嘉對于老友的選擇表示認可,比起那一堆堆的公務,教書的確算得上十分輕松的活。
再加上目前書院里全是各個將軍臣子的子嗣,若志才在里面做事,也算為以后年邁體衰的臣子找了個出路。
若本身名聲尚可,又有實力,在乞骸骨后可以考慮入書院任職。
這個建議是夏侯宇在建立這個書院的時候給曹操提出的建議,當時曹操就覺得這個建議很好,非常有利于加深的團結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的手下更有歸屬感。
這件事像戲志才和郭嘉他們也都清楚,所以夏侯宇之前一提出來,戲志才立刻覺得是個好建議。
首先雖然這一來自己看似遠離權力中樞,但若是能教出幾個弟子,那么在他離去后,他的子孫后代能因此蒙蔭。
而且其中弟子皆為官員后代,更有像曹操的子嗣在其中,有這一層聯系在,他也不算完全斷掉關系。
這邊夏侯宇考慮到接下來曹操很可能在一兩年內迎回獻帝,那么到時候大家都能升官。而如果戲志才還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到時候為了福澤眾人,他還是有機會在遙領個官銜,死后封個候也不是不可能。
這也算是夏侯宇為自己這朋友能做的最大的事情了。
在回去后,郭嘉將這邊在戲志才家了解的事,和戲志才對之后的一些想法書寫下來,在寄往了濮陽。
第二天一早,曹操就接到了郭嘉的這封書信,看完后他久久沉默,最后告訴全柔,在之前對于‘寒食散’的行文下在添下了所有在職官員在行文下達之后無論任何情況,任何地方,絕對不允許服用該藥物,若被發現涉事者直接除名。
然后他向甄城方向寄過去書信,讓戲志才好好休養,在可以活動后隨時可以去甄城書院報道。而曹操身邊也會給戲志才留上一個位置,若哪天想要回來,他必定虛位以待。
留守在濮陽的荀氏叔侄在之后也看到了這封信,不由得十分感嘆。戲志才和荀彧也是老相識了,只是在最初荀彧做錯了判斷,在酸棗會議后去了袁紹那里,而戲志才則在曹操最需要發展的時候加入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