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到曹操要去伐宛后,三人表情各不一樣,郭嘉是凝重,因為雖然這兩年老天保佑,兗州內沒出現過大的災害,但是整個兗州的糧食同樣十分緊張,官府庫存不到以往的一半,這都拜前幾年的年年大災所致。
直至今日,整個兗州的農業才恢復到十年前的八成左右。
所以每一次出兵,對于后方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而正是在如此情況下,被逼急了的棗祗和韓浩等人才想出了屯田制的法子,但是此法才剛剛實施,效果究竟如何還需的等來年秋收才能知道。
而戲志才則帶著遺憾,若不是自己身體出毛病,而被迫退休,那么不但能在這朝堂之上占一席之地為曹操分憂,而且也能有隨軍出征的機會。要知道別看戲志才是個風度翩翩的文士,但是論起行軍作戰,他可以說是幾人中對此最感興趣的人。
他也是對夏侯宇那一篇研究得最為透徹的人。所以在戲志才重病之后,曹操的遺憾不比他少,因為在之前,曹操心中最理想的去鎮守徐州的人就是他,可惜他病得太快,又病得太重,即使恢復過來,也不能勝任那繁重的工作。
所以才讓更為自己信任而且實力不俗的夏侯淵在徐州進行鎮守。
夏侯宇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想的就多了,比如那未亡人鄒氏,北地槍王張繡,曹操陣營中最能茍的毒士賈詡,還有在歷史中死在那的曹昂,典韋,曹安民。
夏侯宇雖然是曹丕的老師,按理來說在曹昂死后,曹丕當上家主對他的利益最大。但自己和曹昂雖為叔侄實則兄弟,如果自己在這個時候不聞不問,裝聾作啞,任憑他死在宛城,夏侯宇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
所以他決定親自去一趟,再說了,以曹昂的人品和跟自己的關系,他在曹操之后當家做主自己的待遇也不會比曹丕差。
當晚酒席散了后,夏侯宇回到家中,如同往常一樣抖弄著女兒,但是一想到那宛城之事,他就有些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