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了一個人——于夫羅。
此人乃是南匈奴羌渠單于之子,被立為右賢王,封持至尸逐侯。不過在東漢政府征調南匈奴的兵力來鎮壓各地起義,于夫羅帶領部隊來到中原。當他來后,自己的老家卻被抄了,接著因為種種變故,他從一名帶著大軍前來幫助漢朝的單于淪落成一介草寇。
而在那一戰被擒后,曹操知道了他的身份后就有了些許想法,這幾年,他先是被安排在濮陽,而后又到了許昌,一直在曹操的麾下任職。
雖然一直沒有什么兵權,只是擔任著文職,但在享受了老曹的糖衣炮彈后,于夫羅也是終于完全向曹操效忠。
曹操在得知夏侯宇抓獲了這一批匈奴人后就起了想法。
之前夏侯宇曾經說過要讓一個地方的人最快的失去抵抗心的辦法就是重用當地人,特別是那些有權有勢的家族。
家族不比諸侯,無論頭上怎么換人,只要不損害他的利益,那么這些家族就能毫無節操的倒向新的主人。
而曹操知道于夫羅一直對那單于之位耿耿于懷,而且又忠心自己,那么若是讓他帶領這批匈奴人,回到匈奴去,若是爭下這單于之位,那么曹操在北邊就多了個天然的盟友。
即便輸了,那于夫羅死在匈奴,曹操也不心疼,畢竟于夫羅在中原學了不少屬于中原文人的陰招,他帶著這些東西回去,即便輸了,也不會讓現在的單于好過太多,這樣也能讓匈奴內耗上不少,為自己減輕北邊的壓力。
聽了曹操的想法后,夏侯宇點了點頭,他的確對后來五胡亂華的那些外族人帶著深刻的仇恨,恨不得將這些胡人盡皆斬殺,但曹操這計策若是成了,讓匈奴造成的損失比自己干巴巴的殺掉這八千人更多。
所以他并沒有對此事感到不滿,反而還興致勃勃的詢問起曹操的想法,然后在一旁進行參謀,完善這個讓他頗感興趣的計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