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對于各國國內頻道的發射衛星火箭,人民群眾們除了感嘆一句,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藍星進入星際時代外,便沒了聲音。
生活還要繼續,還上班上班,該吃吃該喝喝。
最多空余時間,朋友同事相互之間對國家豎個大拇指,感慨一下國家越來越強大了。
幾個月后,隨著發火火箭漸漸多了,人們居然習以為常了。
就如同在馬路上看到極速行駛而過的汽車一樣,馬路上有汽車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兒嗎?
至于偶爾被媒體報道某某天火箭發射失敗,墜毀了,大家也只會微微驚訝一下,就繼續刷下一個新聞了。
偶爾發生一點事故,那不是很正常嗎?
汽車都會出事故,更何況是更加精密要求更高的火箭。
12月31號,這一天,夏國、米國、鷹醬等幾個大國的發射場都在進行著火箭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接下來,幾個大國之間,將會對本次發射到太空上的設備,在距離藍星地面346.9k的上空進行聯合組裝。
京都時間,上午8:09分。
“各單位請注意!各單位請注意!請組織相關人員撤離發射場!飛船將在三分鐘后進行倒計時點火起飛!”
各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對火箭起飛前進行了最后的檢查和操作,隨即撤離現場,滿懷激情地等待著發射時刻的到來。
距離發射場2公里外的發射指揮中心,總指揮下達了讓相關的工作人員有序撤離發射場的指令后。
三分鐘轉眼即逝。
“飛船發射倒計時!”
“10!”
“9!”
“8!”
“7!”
“6!”
“5!”
“4!”
“3!”
“2!”
“1!”
“點火!”
指揮中心里,總指揮準確無誤的按下了飛船發射紅色按鈕!
發射場上。
高大的發射塔架中間,一個乳白色的巨型運載火箭,聳立在發射場上。
隨著最后幾秒鐘的到來,場區上的各種跟蹤測量設備開機,高速攝影機、磁帶記錄儀等記錄設備啟動起來。
隨著“點火”令下。
火箭發射場立即傳來連綿不絕的巨大轟鳴聲。這聲音像山崩,像海嘯,震顫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噴著輝煌的火焰,直上云天。
火箭在藍天扶搖直上。幾秒鐘后,垂直上升的火箭開始拐彎;幾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氣在空中凝成煙霧,宛如一條白練在長空向東南方向延伸;最后在茫茫的天際里,漸漸變成了一個小亮點,穿出了大氣層,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十三分鐘后,大廳內傳來一道明亮的聲音。
“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
成功了!但是整個指揮中心內,大家依然坐著自己的工作,絲毫沒有歡呼雀躍。
倒不是大家對發射成功不高興,只是這兩個月以來,這個發射場已經發射了太多次航天火箭,并且都是零事故。
“將我們發射成功的消息,高速米國、鷹醬幾個國家,下面就看他們的了。”
“收到!”
事實上,這次的任務才剛剛開始,夏國只是這次任務中的一環。
按照約定,幾個大國將各自的設備發射到太空后,各國會控制飛船在太空上進行組裝,將一個個的部件按照順序組裝成一個完整的太空望遠鏡。
是的,幾個大國要聯合在外太空重新組裝一個全新的二代哈勃望遠鏡!
原本的那臺哈勃望遠鏡還是三十年前的產物,如今三十年過去了,各國的科技已經發展了許多,再加上哈勃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