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誘人的寶藏就在眼前,身為諾亞方舟一號宇宙飛船的艦長李愛國并沒有下令讓飛船貿然靠近。
一來,可以等其他的諾亞方舟宇宙飛船全部停下來后,共同商討一番,派誰去探查,派多少人去合適。
這兒來嘛,雖說眼前的外星文明飛船殘骸破爛不堪,甚至有的地方都已經完全被未知的武器擊穿了,但誰也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什么危險。
在藍星上的時候,人類就懂得了將大型船艙劃分成一個個獨立模塊,防止船體破損的時候,不至于整艘船沉沒海底。
這么簡單的道理,李愛國是一萬個不相信高等文明會不知道。
眼前的殘骸如此龐大,絕對存在未受損的區域!
在這些未受損的區域中,誰也不敢保證是否存在茍活的高等外星文明。
退一萬步講,就算外星文明宇宙飛船上的外星人全部都陣亡了,又或者幸存者拋棄了廢棄的宇宙飛船,乘坐其他宇宙飛船已經離開了,但保不準對方的人工智能還殘存在。
若真是如此,一旦人類登陸了外星文明的宇宙飛船,豈不是會被當作入侵者,進行攻擊?
這般吃力不討好探路的事情,沒道理全讓他們諾亞方舟一號宇宙飛船上的人擔當。
一天后,重新返航的諾亞方舟二號宇宙飛船也停靠到了諾亞方舟一號宇宙飛船旁邊。
盡管兩艘諾亞方舟宇宙飛船之間的電磁波信號已經沒什么延時,大家開始頻繁的交流起來,但對于探測外星文明的宇宙飛船殘骸,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閉口不提。
顯然,諾亞方舟二號宇宙飛船上的米國人也有著同樣的想法。
大家宇宙飛船上的人口確實是多了,成為了負擔,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輕易讓自己的人用生命去探路!
諾亞方舟一號宇宙飛船上,李愛國和早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研究外星文明科技的一眾科學家們苦苦煎熬了兩個多月。
這兩個多月里,飛船上的十幾萬人,討論的最多的就是那未知高等文明的宇宙飛船殘骸了。
很難想象,什么樣的材料才能支撐起如此龐大的宇宙飛船,而不出現斷裂的。
更讓人類難以想象的是,體積如此之大,重量如此之重的高等文明宇宙飛船是靠什么動力的!
讓一架空天戰機在太空中飛行,一臺電漿發動機足以,而想要讓諾亞方舟宇宙飛船動起來,難度瞬間提高了將近千倍。
即便如此,諾亞方舟宇宙飛船還不能像空天戰機那樣靈活機動。
而眼前比諾亞方舟宇宙飛船要大幾百倍高等外星文明的宇宙飛船想要和諾亞方舟宇宙飛船一樣動起來,恐怕數十萬臺同樣馬力的電漿發動機都難以實現。
這兩個多月來,雖然沒有進入飛船探查,但眾多科學家也沒有因此就閑下來。
而通過最近的研究,一眾科學家們意識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周圍所有人類矩陣雷達探測到的外星文明的宇宙飛船樣式全都一樣,甚至其中還有一艘看起來比較完好的宇宙飛船。
本來也沒什么問題,可問題出就出在這里是戰場啊!戰爭不應該是雙方甚至多方嗎?
即便勝利一方的外星文明離開了,總不能對方一點損失也沒有吧!
可整個戰場區域內,絲毫未發現不同的飛船殘骸!哪怕是一小塊兒與眾不同的殘骸都沒有。
內斗?可能性不大。
那么唯一可以推測出來的結果就是另外一方文明絕對的強大,不費吹灰之力的結束了這一場戰爭。
臨時作為會議室的艦橋上,聽了科學家們這一分析,眾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甚至有種想要逃離的沖動。
這一天,最后一艘諾亞方舟宇宙飛船終于也停了下來!不同的是,后面的宇宙飛船都是緩緩減速直接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