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仙天了,”羅開,“我翻閱上古典籍,找到一些混元天帝時代的描述。在那個時代,宇宙被強行定義為球體。
“大陸、海洋覆蓋在球體的表面,而混元三十六天在更外圍,形成大氣層。
“上古仙人們從陸地飛升到天界,依循各自道果屬性在三十六天建立仙境。”
元玉舉起手:“我也見過類似描述。在混元大氣層中,有三十六重屬性不同的元氣。每一種元氣開辟一重天宇,有一位得道仙君坐鎮,其余仙家依附于仙君之下。”
上古天帝之爭,最明顯的標志就是“革天”。
誰能創立天界,誰就是天帝。
混元宗修改宇宙體系,將宇宙扭曲為球體,建立三十六天。
然后彌羅天帝開辟三十三天,又把球體拉伸為天圓地方。
最后是陰陽宗的十二陰陽天。
如今十二天毀滅,彌羅天帝的三十三天煉成帝塔,現在歸入大昆。而混元三十六天被混元宗收走,作為道界建立的基石。
正是依靠上古三十六天作為外壁,才能讓道界落入大道之中而不被其同化。
彭禹:“我們已經進入混元三十六天范圍,唔……這應該是一種火炎屬性的元氣。大赤玄炎天?”
一邊說,彭禹一邊在盤古界外圍進行模擬。
“小家伙們,都出來瞧了。”聶景元出現在控制室,輕輕一拍手,眾人瞬間挪移到露臺。
“小家伙們,你們往前看。”
彭禹、羅開、顓云、元蘭、元玉、云仙兒等紛紛施展天眼神通。他們的視線穿過三十六重茫茫大氣,看到道界更核心處的東西。
那是一顆類似于地球的天體。但體積遠勝地球,甚至超過星系的概念。在這個怪異而臃腫的奇葩球體表面,鋪滿數不盡的大陸神州以及江河海洋。
“這就是地界,和我們目前所在的天界對立。”聶景元感慨道:“混元道界自詡仙道正統,想不到把上古時代的天地結構都拉出來了。”
“師叔,”云仙兒,“傳聞混元道界有三界之說,如今只見天地兩界,第三界何在?”
“第三界便是道界,又可稱作真界。如果說天地兩界俱為實體,那么真界便是法則天數的軌跡。”云嶺子的聲音悠悠從上方桅桿傳來。
老仙坐在樓艦最頂端,望著眼前的混元道界,神情激動不已。
這是混元宗最理想的三界體系!
鴻蒙混沌剖分陰陽后,不演化天圓地方的格局,而是將重濁之氣凝聚于一點,構成“地球”。并借助清濁吸引,將清靈之氣化為大氣層。
三十六天分來,每一重天宇都無法脫離重濁之氣的牽引。而三十六天彼此遙遙呼應,憑借輕靈之氣的特質,又讓彼此相互聯動,避免被重濁之氣拉下墜落。
維系這種巧妙平衡的,便是作為“擺錘”的混元一氣。
濁氣重了,一炁便向輕靈之氣搖擺。
要是輕靈之氣多了,三十六天開始外散,一炁便深入地心,將三十六天重新拉回來。
就在云嶺子感慨贊嘆時,下面傳出煞風景的話。
“所以,地界就是石樁,天界是三十六個牽線的風箏,不斷圍著石樁飄。而真界,就是風箏線?”
云嶺子神色一變,低頭看著說話的元玉。
元玉訕訕一笑,躲在姐姐背后,不敢再開口。
但他的比喻沒錯,混元道界的格局便是如此。目前,天凰樓艦就在一個風箏上飛。
只是這個“風箏”太大了,上面擺著許許多多的真仙洞府。甚至在穿過某個區域時,眾人察覺仙君的氣息。
是仙君,而不是道君。
周天師臉色微變,低聲道:“混元道界莫不是在七大道君之外,還有一些得道的仙君?要是按照三十六天的規格算,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