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就變成了羅伯特·霍里——
一個能投三分,并且還要一顆大心臟的大前鋒。
他的存在,讓很多球隊排不出能夠從容夾防大夢的陣容。
這場比賽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羅德曼必須要防霍里的三分,根本進不去禁區。
大夢禁區內大殺四方,很快就帶動了隊友。
客場先輸一場,緊跟著的主場,勇士調整了一波。
狂人去了替補,克里斯·加特林上了首發。
內線就是朗利+加特林,羅德曼改打三號位,林星和穆林一起組成后衛線。
一個究極大個陣容,老尼爾森的目的不言而喻,只為了頂住大夢的沖擊。
結果,勇士的確頂住了。
和前一場轟下37分14個籃板6個助攻2個搶斷4個大帽的大夢比,這場比賽大夢就只有27分11個籃板4個助攻2個搶斷2個蓋帽入賬,已經算是被防住了。
靠著這套究極大個陣容,主場作戰的勇士贏了,但贏的比較慘烈。
前三節,林星一如往常一樣,內外結合,并且中投投的比較多。
但打著打著,他發現,比賽雖然焦灼,局勢卻一直被火箭牢牢掌控。
就這么打下去,勇士必輸無疑。
想要破局,就得有不破不立的信念。
于是,第四節,林星一轉開始沖擊禁區。
沖擊大夢把守的禁區,聽著很像是在送菜。
但最終,林星成功了。
一方面,比賽有點主場哨,再加上林星的球星哨,他進去了,大夢是有點不敢伸手的。
另一方面,一場焦灼的比賽進行到了最后階段,不論是大夢還是林星,其實都已經精疲力竭了。
年輕的林星強撐了一口氣,大夢年紀大了,并且全場被包夾。
最后又被年輕的林星各種沖擊,他屬實有些頂不住。
于是,客場先輸一場,回到主場的勇士又贏了回來。
常規賽交手三次,勇士2勝1負,倒還占了點上風。
老尼爾森卻知道,這點上風,實在是不值一提。
眼下還是常規賽,到了季后賽,比賽強度一上來,局面立刻就不同了。
并且別忘了,這個賽季,勇士和火箭還有一場比賽要打的。
不過這場比賽倒是證明了一點——
打火箭,大個陣容是有用的。
……
三月,勇士的賽程是有點緊密的。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要打16場比賽。
打完了火箭之后,勇士持續的面對艱難的背靠背連客賽程。
雖然對手都不是很強,但背靠背賽程,太耗費體能了。
老尼爾森也清楚這一點,因此找了各種理由,各種輪休。
輪休下來,球隊的體能狀況都保持的不錯。
就是因此輸了幾場原本不該輸的比賽,比如,背靠背連戰籃網,勇士就輸了。
大幅輪休,體能枯竭。
雖然林星穩定發揮,但球隊整體狀態稀爛,防不住原本就有全明星實力的德里克·科爾曼和肯尼·安德森,輸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包括賽季對超音速的第四戰,勇士也輸了。
大幅輪換的情況下,即便贏了林星一局,佩頓也沒什么可驕傲的。
賽后,兩人放下一句:“季后賽見!”
就把話題扯到了平日里的生活上……
四月,勇士還有12場比賽要打。
不過對手大多孱弱,只有一場火箭值得重視。
最多最多,再加上一場湖人。
對手都不強的情況下,勇士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