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黑臉神
歷史上的突厥滅亡之后,其草原各部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投靠大唐。
然卻又先后反叛,對大唐邊疆的安定,造成了極其不穩定的因素。
敬玄想著來都來了,干脆就順便把這些隱患給解決得了,免得這些二五仔后面鬧事又勞民傷財。
不過唐儉對此卻有不一樣的看法,老頭子十分自信的說道:
“我大唐此番只要平滅突厥,必定威服四海,幾個零散的部落還威脅不到大唐,此時正是彰顯我大唐煌煌天威的時候,若能令萬邦主動來朝,這對大唐,對陛下都是一件莫大的盛事,縣伯實在過于杞人憂天了?!?
讓萬邦來朝?這的確是一位帝王畢生所追求的功業。
縱觀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但凡是能做到這一步的,都會被史書大書特書,為后人所敬仰。
可這屁用都沒有,人家帶著區區一點禮物假模假式的來表示臣服,就該回之以重禮感謝他們這么給面子?是不是還要嫁幾個公主過去籠絡籠絡?
敬玄認為“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這句話應該改一改,改成“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夷狄出中國,則蕩滅之?!边@樣才比較合適。
“所以唐公認為面對這些蠻夷,就應該以德服人,用仁義道德去感化他們?”
唐儉微微頷首:
“我大唐只要邁過這道坎,必定氣吞山河,想使四方臣服并非什么難事,何須非要使用武力迫其就范?須知大國就應有大國的氣度,應當…”
敬玄實在不耐聽他這番迂腐之論,以至于唐儉洋洋灑灑的說了大半天,發現敬玄這位傾聽者居然在打瞌睡,不由好笑道:
“縣伯乃是帝國有數的少年英杰,心中有一腔熱血實屬正常,想當初老夫年輕時,也曾以為憑著一雙拳頭就能使他人屈服,可惜事與愿違,結果并不盡如人意,縱觀史書,欲成大事者…”
“那說明唐公的拳頭還不夠硬啊,在我們涼州,誰的拳頭大誰就占理,西域那邊更加如此…”
安修仁似乎非常贊同敬玄的觀點,覺得這位少年的某些想法十分對自己胃口,是以忍不住幫腔道:
“對付那些兩面三刀的雜碎就該行王霸之策,依老夫看來,那些死忠于頡利的,才值得留下,反倒是那些見事不對,主動投誠的才該殺!”
安修仁說完還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仿佛非常不恥這種行為似的,把旁邊的一老一少聽得目瞪口呆。
過了過了,安修仁這想法很危險,這是要生生斷絕李世民將來成為天可汗的機會啊…
老少三人正在閑談間,營地外圍突然傳來一陣喧嘩,接著就看見薛仁貴肩上扛了一個東西正大步朝這邊走來,在他身后還跟著一臉悶悶不樂的安元壽。
“師兄!我抓到金鹿啦!”
薛仁貴將肩上事物“撲通”一聲扔到敬玄跟前,志得意滿的夸耀道:
“這頭金鹿跑得倒是挺快,可再快哪能快得過師弟我的箭??!”
敬玄低頭一看,那鹿脖子上果真插了一支箭,而且隱隱有鮮血溢出,估計是活不成了。
“這就是金鹿?”
敬玄有些無語,還以為真是那種金燦燦的,就像少林寺十八銅人涂了一層金漆那種生物呢,沒想到就是長了一身漸金層的皮毛,這種基因變異的生物,在后世那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敬玄已經從網上看過不少了,不過倒也算是罕見,尤其是腦袋上那碩大的鹿角,一看就是好東西。
唐儉已經吃驚得快要坐不住了,一邊把脖子伸得老長看稀奇,另一邊腳底下胡亂穿著鞋子想要上前一探究竟。
“本來是某家發現的,手慢了一步,唉…薛老弟,待會能不能分某家一碗血?好歹某家也是出了幾分力的…”
安元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