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朝廷多增加點賦稅?這天底下還有這么兢兢業業的官員?”
姜雒緊張的吞了吞口水,搖頭道:
“他們的確是為了賦稅不假,只有超額完成賦稅,上面才會對他們另眼相待,進而升官加爵…”
見敬玄還有些云里霧里,姜雒喘了口氣繼續說道:
“侯爺有所不知,這普通的田地,一年到頭來產量不過兩三百斤,若是百姓按照現在厘定的十稅一交稅,那也只能圖個溫飽,可若是十稅六呢?侯爺試想一下,那能給縣衙帶來多少賦稅?”
敬玄這才恍然大悟,敢情這些家伙把地買來,還真的是為了給朝廷貢獻賦稅啊?
百姓拿四成,剩余六成全算作稅糧,怪不得絳州這么個破地方,每年都在民部賦稅貢獻那一欄里排得上號原來是這么個原因。
如此一來,地方官員的能力就能得到體現,畢竟民部在核算一季稅款時,只按照朝廷十稅一的標準來進行估算。
就像這龍門縣,一年下來收上來的稅款比別的縣多好幾倍,這可是活脫脫的政績,想必官員升遷也極快,這他娘的,不就是在變相買官么?
“那本侯倒是好奇了,據本侯打聽到的消息,率先在龍門縣搞這一套的,不就是那王元章么?還有那些世家,不是也在購地么?他們圖的又是什么?”
敬玄笑瞇瞇的問道。
姜雒搖了搖頭:
“侯爺有所不知,最先買地的,是太平縣,之前那位太平縣令因為政績驕人,現如今已經被吏部升做州別駕了,至于世家…”
姜雒說到這里,神色變得有些復雜,似乎在猶豫究竟到底要不要說出口。
敬玄見狀,也不催促,只是不緊不慢的說道:
“依本侯看來,想必世家也是想憑借些貢獻上一上民部的檔案,然后再適當的推舉一些子弟出仕?”
姜雒半晌不語,算是默認了。
敬玄笑了起來,果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這不就是在鉆朝廷的漏洞么?
這些大家族不缺錢不缺人,缺的只是更多的出仕機會,所以想方設法的整這么一出幺蛾子,這跟以前的舉孝廉有什么區別?
無非就是拿錢糧來鋪路,敬玄腦子里甚至能勾畫出一條完整的晉身路線。
先交錢,再當官,再交錢,當大官…
大唐官僚制度等級森嚴,想要一蹴而就顯然是不太實際的,可想要在地方上施展一下手腳,把目標盯在六七品的位置上,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看來,要給李世民寫一封奏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