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個稱呼,學無老少,達者為,他不一定就一直能當人家的先生,萬一將來我們之中有人的學問能超過他,他可以反過頭來叫我們先生…”
劉思禮聽后沉默半晌,好半天才對著中堂行起了弟子禮,嘴里還喃喃自語道:
“沒想到仲淹先生已經臻至如此境界,學生受教了!”
薛仁貴狐疑的看向他:
“莫非劉縣令也認識我們王師傅?”
劉思禮起身,笑容十分燦爛:
“王通王仲淹的大名,這天下又有誰人不知?!”
敬玄聽他一語道破自己那虛無縹緲的啟蒙先生名諱,頓時身上雞皮疙瘩大作!
王通,被后世列為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與荀子、揚子、老子、莊子齊名,號文中子!
據說當朝不少大佬都曾經是他的半個弟子,什么李靖,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等都曾受過他的教導…
現在發現自己居然也是他的弟子?
不過根據史書記載,王通不是猝于大業十三年么?莫非真如劉思禮所猜測的那樣,真的是詐死隱居到太平縣鄉下當起了教書先生?
不過王通籍貫龍門縣,倒是也有隱居在這一帶教書的可能性。
敬玄覺得事關重大,由不得不謹慎對待,因為王通對當今的士林圈子來說,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大到這件事一旦傳出去,朝堂都會抖上三抖。
說不定李世民都要親自來太平縣拜謁地步,畢竟縱觀史書上李世民一生的執政理念,幾乎貫穿了王通提出的“王佐之道”。
“劉縣令先勿下定論,王師傅究竟是不是文中子眼下還不好說,事關重大,還是等有了真憑實據再行推斷師傅他老人家的身份也不遲…”
劉思禮一聽,覺得也有些道理,不過他一看就是個急性子,這邊才答應敬玄先不急著下定論,那邊回過頭就一臉熱切的問薛仁貴:
“令師可有什么著作留下?可否讓劉某一觀?”
敬玄聞言,也隨之看向薛仁貴,世人皆知,王通最出名的著作,便是在《六經》的基礎上續述經典,外人稱其為《續六經》,不過到后世時已經早早的失傳,沒有留下只字片語。
薛仁貴見二人都一臉期盼的望著自己,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接著便“咚咚咚”的往內廳跑去。
敬玄二人好奇之下,也緊緊跟了上去,然后就見薛仁貴從一張案幾的腿下扯出一卷布滿灰塵的書,然后笑著說道:
“師傅有一次嫌這桌子腿四個腳不一樣長,便拿了本書墊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