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杜如晦笑道:
“就請劉縣令把戶縣去歲一年的政績,說與楊刺史聽吧。”
被這么多上官同時盯著,哪怕劉仁軌自認有幾分風骨,但也難免緊張得小腿打擺子,好不容易緩過口氣,然后才娓娓道來。
“戶縣去歲共得銀三萬八千兩百貫整…”
第一句話就讓眾臣倒吸一口涼氣,三萬八千貫?那豈不是比泉州三倍還多?
正當眾人豎起耳朵想繼續聽聽糧食以及新開墾的田地,和新上籍的人數時,結果那劉仁軌擦了一把腦門上的汗,說了一句:
“回稟陛下,就只有這些了。”
這就沒了?
糧食呢?總不能光有錢而沒有糧食吧?
一名穿緋袍的外地官員不信邪,忍不住出聲問道:
“敢問戶縣去歲糧食產量多少擔?”
劉仁軌憨憨一笑:
“這位上官,戶縣不產糧…”
還沒等那位官員回過神來,又有一名官員驚訝的詢問道:
“不產糧?那百姓們吃什么?莫不是你們戶縣還開了畜牧政?”
劉仁軌老實答道:
“戶縣沒有草場,百姓也不怎么養牲畜家禽…”
“那?”外地官員不解。
“他們都是在長安采購的…”
“絹麻呢?也在長安采購?你們那兒的農婦不養蠶么??”
外地官員們齊齊迷糊了,按照常理,若是想要百姓們豐衣足食,作為官員的首要任務,就是勸課農桑,即男丁開墾種植,剩余家中的女眷,以及未成年的家庭成員則養殖些能換錢的生計貼補家用,只有像這樣數管齊下,治下百姓才有可能過上好日子!
“這位上官,我們戶縣百姓不養蠶…”
劉仁軌語氣有些忐忑,因為他發現這些人看自己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賣假膏藥的騙子似的…
“也不養蠶?那以何物維持生計??”
劉仁軌小心翼翼的答道:
“他們做工…”
外地官員們自然不信,紛紛出言駁斥: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一人做工焉能養活一家老小?!”
“總不能全家老少都做工吧?你戶縣哪有那么多工讓他們做?”
“哼!妖言惑眾!陛下!臣萊州刺史王元胤請旨斬殺此獠!!”
聽見有人向陛下諫言要殺自己,劉仁軌嚇了一大跳,連忙辯解道:
“下官所言句句屬實,戶縣百姓的確靠做工過活,除了要進學的幼童,男女老少皆無例外…”
這下外地官員們更怒了,戶縣百姓的孩子家家都能上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