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這些皓月之光就不會名垂千古?”
“往后世人一旦提及中華大學,就會想到一群大儒以畢生之精血,鑄就了這天下最高等的學府,嘖嘖,到那時候,說不定你盧老兒在九泉之下還要感謝我敬玄呢…”
盧法壽嘆了口氣,這些他其實早就想到了,他之所以留在中華大學任教,除了外孫李景恒的緣故,很大程度就是想讓盧家的學問也能在這中華大學占據一席之地。
他跟敬玄越是打交道,越發現這小子身上不同尋常之處,若是換一個人說要打造一所流芳百世的書院,他盧法壽第一個就會沖上去吐口水,可偏偏落在敬玄身上,讓他覺得這件事很有可能會成真。
只不過他擔心的是一旦敬玄的計劃成功,那么范陽盧氏就會自然而然的矮上中華大學一頭。
尤其是在自己這一輩謝世之后,中華大學會以一種聚集天下文粹精華的姿態,穩坐士林的頭一把交椅。
其他至于什么太原王氏,清河崔氏,都會淪為中華大學的附庸,這一點,無論中華大學今后是誰當家做主,都無法改變。
因為,誰讓中華大學的底蘊是你們先輩耗費心血換來的呢?
可人到老了,多多少少心里都會變得自私一些,為家族考慮了大半輩子,最后總得為自己的身后名做做打算,現在確實是不可多得的良機啊。
因為敬玄已經向他們展示了超乎想象的印刷速度,他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個論點,只要能夠在學術大會上得到左證,就都能刊印成書,永久存放在中華大學,供無數讀書人引據借鑒。
盧法壽甚至還知道,若是誰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學術大會上率先離世,那么他的名聲,包括死后的謚號很有可能會比肩圣人。
為鉆研學問而死,難道不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么?
何況這些已經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家伙,幾乎個個都別無他求,能死在萬人敬仰之下,已經足矣全了他們畢生所求,家族會因此得到榮耀,個人也青史留名。
這簡直就是必殺之局啊…
盧法壽看著眼前這位才十幾歲的少年侯爺,實在想不通他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謀劃布局的,居然能把山東氏族一網打盡…
“老盧啊,不要用那種眼神看我,不是說了么,這是雙贏。”
其實做這件事的時候,敬玄并沒有得到李世民的授意。
因為他知道李世民根本不可能同意。
這會把山東氏族的聲望推到另一個頂點,這是李世民無論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可受益最大的還是中華大學,因為他最終站在了那些頂點之上。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