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一太子第0275章 前世仇,今世報
看著曹參再度陷入思慮之中,劉盈的嘴角之上,不由揚起一抹細微的笑意。
如果是前世,曹參來這么一出‘你爹讓我來跟你商量商量這事’,那劉盈說不定還真會傻乎乎的‘大放厥詞’,順便掉進曹參設的套里。
但經過前世那幾年的‘愛恨情仇’,得以重頭來過的劉盈, 早就不再是那個青澀的小孩子了。
換而言之:今日這場對話的意義,此時的劉盈,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
表面上看上去,這一切,似乎都顯得那么的合理——天子劉邦抱病,丞相蕭何老朽,太子劉盈年幼監國, ‘準丞相’曹參接班在即。
在這個皇位、相位同時處于交接階段的時間節點,‘病重臥榻’的天子劉邦和‘年老不能視政’的丞相蕭何,將朝中九卿出缺的位置交給劉盈、曹參二人商籌,似乎是題中應有之理。
按照常理來說,九卿大半出缺,似乎也確實需要盡快落實補充,以免朝堂政務受到影響。
但實際上,這件事離藏著的門道,卻讓劉盈花了整個前世,才達到堪堪能看透一二的地步······
首先,單從就事論事的角度上而言,這件事的最外層,是劉邦、蕭何二人,對劉盈、曹參這兩位繼任者的考驗。
即:準天子和準丞相,究竟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在未來穩穩掌控朝局?
這一點非常好判斷。
如果自信能在未來掌控朝局,那劉盈、曹參二人,都會選擇最穩妥的方式, 來處理這次大規模的九卿任命。
這也正是劉盈方才,建議‘以曾經的九卿官復原職’, 來答復曹參的原因。
——曾經擔任九卿的人官復原職,無疑最為穩妥,也能最大程度避免‘新官上任’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反之,若是沒有在未來掌控朝局的自信,那在這次任命中,劉盈、曹參二人就會試著往朝中摻沙子,安插班底,以保證未來能有足夠的勢力。
好比劉盈,雖然暫時還不敢在衛尉這樣的敏感位置動心思,但也很可能會在廷尉這樣不算敏感,但也能在朝堂上有一定話語權的位置,安排上自己的肱骨心腹。
反觀曹參,作為未來的‘百官之首’,卻并不方便在九卿的人選上發表看法。
這也是今日,曹參擺出一副‘我不提人選’的架勢的原因。
——蓋因為對于丞相而言,九卿,就是丞相掌控朝局的觸手, 也正是因此, 丞相本人往往就需要在九卿的任命人選上保持沉默,以避‘擅權’之嫌。
所以, 如果曹參沒有在未來穩穩掌控朝局的信心,那曹參的注意力,就必然會放在自己未來的保留地:相府。
安排自己人擔任要害位置,曹參自然是不敢;但將一些明顯不會對自己予取予求的‘刺頭’挪個位置,對曹參而言,自也是不在話下。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曹參自認為未來,自己無法完全掌控朝局,而自己的相府,又有計相張蒼這樣的‘刺頭’。
這種情況下,曹參就可以來一出反向操作。
比如在此次大規模九卿任命中提一嘴:計相張蒼大才,可堪九卿之職。
這樣一來,張蒼就大概率會被‘升’為典客、奉常這樣的清閑九卿,曹參也可以快速整合相府,再將全部注意力放在朝堂之上。
而就目前,劉盈、曹參二人給出的反應來看,很顯然:君臣二人對未來掌控朝局,都有十足的信心。
或者說,即便沒有這個信心,二人心里也明白:在這場考驗中,自己應該給出怎樣的表現,才能讓天子劉邦、丞相蕭何安心。
而‘考驗’,還只是這件事最外層的政治含義。
再向里一層,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