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一太子第0312章 少府變身狗大戶
在劉盈離開長樂宮之前,太后呂雉派來人,給劉盈帶了一句話。
——平陽侯曹參,到底也還算是半個自家人,別做的太過。
對于呂雉這句‘提醒’,劉盈自是心悅誠服的表示明白,旋即開心的走出了長樂宮。
呂雉話里的意思, 顯然沒有字面上那么簡單。
‘算半個自家人,別做的太過’,連在一起,似乎只是在告訴劉盈別做的太絕;
但如果分開來看,這分明又是兩句話。
——‘算半個自家人’,意思就是說, 既然不是外人, 就不必像對待外人那么客氣,但畢竟只是‘算自家人’, 而不是‘是自家人’,所以也不能像對待自家人那般不留情面;
而后面那句‘別做的太過’,則是說:只要不是太過分,那稍微過分一點,也還是沒問題的。
明白過來這一層,劉盈暗下稍一思慮,便做出了將準丞相曹參,徹底踢出蕭何渠計劃的決定。
原因很簡單:丞相對皇帝來說,就像是姐姐有了弟弟。
——不趁著弟弟還小就使勁兒揍,等弟弟長大了,可就揍不動了~
就好比說現在,曹參雖然已經在實際上,掌握了丞相大半的權柄,但名義上,也只還是御史大夫;
欺負御史大夫的國,劉盈暫時還能勉強背得起;
但要是等再過幾個月, 曹參真的成為了丞相,那劉盈要想再欺負曹參,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蓋因為如今漢家,朝中三公九卿、地方郡縣,有且只有太尉、丞相兩個職務,不是‘任命’,而是‘拜’!
劉盈想讓某人做九卿,可以用‘任命’‘遷’;想將某人外放至地方郡縣,更是可以直接用一個‘著,某某···’;
但當某人擔任丞相或太尉之職,卻不能有任命、遷、調、著等粗暴的字眼了。
丞相、太尉的任命,私下里,劉盈得用‘請’;正式場合,更是要用‘拜’。
而且這里的拜,并不是只出現在任命詔書上的場面話,而是一個形容詞,或者說動詞。
——等蕭何離世,曹參要擔任丞相之時,身為天子的劉盈,是真的要‘拜’曹參為丞相的!
至于‘拜相’的具體操作過程,繁雜程度更是遠超朝堂征辟名士。
安車駟馬上門接人、禁軍武卒一路護送, 都還只是題中應有之理;
真正讓劉盈這個后世人,都覺得有些撇不下臉面的,是身為天子的劉盈,需要為曹參專門舉辦一場拜相典禮。
再輔以叔孫通腦補的那一套禮法,上演一出‘明君求賢若渴,能臣受寵若驚’的戲碼,最后再補上拜相詔書,這才算走完了所有流程。
但從這個繁雜的過程,以及‘拜’這個字眼就不難看出;起碼在漢室,丞相在禮法層面的地位,幾乎是與天子平齊的!
‘君拜臣,臣亦拜君’當中,‘君拜臣’的主體,便是禮絕百僚的丞相!
這樣一來,劉盈將曹參踢出蕭何渠計劃,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事了。
——丞相和正常的天子,都能在禮法上地位平齊!
更何況曹參身上,多了一層‘太傅’的光環,反觀劉盈的頭上,還頂著‘年幼未冠’的減益霸符?
不趁著蕭何命不久矣,曹參又沒正式成為丞相的空窗期,為自己的劣勢地位找回點場子,那等以后,劉盈指不定要被這位‘德高望重’的開國功侯噴成什么樣子!
而將曹參踢出蕭何渠工程,就能稍微平衡一下劉盈、曹參二人之間的君臣關系了。
身為板上釘釘的準丞相,又是蕭何的繼任者,曹參卻沒能參與蕭何渠工程,必然會讓朝臣心中生出疑惑:這新丞相,是不是和之前那位不對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