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的逃出那片原野,又阻止了想要上前,抓捕那位老者的隨行禁衛,劉盈便再次坐上了自己的御輦。
——劉盈很高興!
倒也不是說劉盈有什么怪癖;
而是方才那老者的態度,讓劉盈莫名感到一陣自豪!
尤其是那句‘咱老百姓剛過兩天好日子’,讓劉盈感到渾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都因為極致的享受,而發出陣陣呻吟······
說道理,劉盈過去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的更好一些、吃得更飽一些,讓漢家更強大一些,不再像歷史上那般,被滿足侵略嗎?
就眼下的狀況來看,起碼在‘民生’這一方面,劉盈做出的成績,顯然已經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嗯,一位受杖三老,已經足夠在這個世代,代表一方百姓了。
“呼~”
“回長安!”
心結得以順利解開,劉盈也自覺的一陣心情舒暢,中氣十足的發出一聲呼號,便澹笑著閉上了眼睛。
對于現在的劉盈而言,再去考慮‘云中陷落,究竟是不是朕的問題’,已經沒有意義了。
劉盈當下需要做的,是將這個問題撇到一旁,如方才那老者所說的那般,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以扭轉頹勢。
比如,在這場地獄開局的戰爭中,爭取讓漢室少遭受點損失;
再比如,以這個地獄開局,來作為一場大勝的開端······
·
“再發關中兵馬?”
代北,馬邑。
看著手中,這封從長安發來的書信,靳歙只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見麗寄也面帶疑惑的靠了上來,靳歙便隨手將書信遞上前,嘴上不忘問道:“除羽林、虎賁二校,陛下先前,已發關中兵五萬,隨吾二人駐防馬邑;”
“怎如今,又發關中兵?”
聽聞靳歙此言,麗商卻并沒有著急作答,而是先將這封書信仔細閱讀了一遍;
確定自己沒有錯漏什么有價值的信息,又低頭思慮一番,麗寄才終是笑著抬起頭,望向靳歙的目光中,更是帶上了滿滿的自信。
“于陛下之脾性,信武侯,或還有些不熟;”
“當年,太祖高皇帝尚在之時,陛下以太子之身,率軍出征平叛。”
“彼時,為使英布速赴決戰,以免戰火延綿過關,陛下更曾以身為餌······”
說起這段往事,麗寄也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眉宇間,更是帶上了一股由衷的敬佩。
“于兵家之時,陛下所知者雖無多,然若陛下為將,則必以兵行險著揚名!”
“故此番,陛下再發關中兵十萬,以為后援,當乃欲使信武侯,于這馬邑城下大展手腳;”
“縱信武侯戰而不能勝,有此關中兵馬十萬,正奔襲于途中,馬邑,便絕無再失之理?”
聞言,靳歙稍思慮片刻,便緩緩點下頭,算是認可了麗寄的說法。…
當年那場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的戰爭,靳歙雖然沒在劉盈身邊,但也是參戰了的。
準確的說,自有漢以來,每一場平定諸侯王叛亂的戰爭,靳歙都從未缺席!
從最初,以中涓的身份在宛朐追隨太祖高皇帝,參與反秦大業;
到后來,跟隨太祖高皇帝還定三秦,重奪關中;
再到之后的楚漢爭霸,漢軍于彭城先大勝破城、后大敗潰散,以及后來太祖高皇帝退守滎陽,與項羽拉鋸。
再往后,漢室成立,從臨江王共尉、燕王臧荼,到楚王韓信、趙王張敖,再到代相陳豨、梁王彭越、燕王盧綰、淮南王英布······
準確的說,從太祖高皇帝起事,到太祖高皇帝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