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祚明自己都覺得跟老道士說的那番話十分真誠,至于有假話嗎?
那鐵定有。
誰聊天總說真話啊,這不是給自己,給別人找不痛快嘛!
什么叫看不上清風寨?
秦祚明很是看得上,而且非常惦記。
就算他回到自家姑姑那里,面對的就是地主家里也沒有余糧的境地!
三個哥哥和兩個外甥,再加上舊將手底下統帥的兵馬,都有著極大的空缺。
就算他們不想吃空餉,也沒有太多招人的地方。
這些年接連戰敗,折損在姑姑手里的精壯士卒可是不少,尤其都是姑姑她自己掏錢培養的。
清風寨想要招人擴大實力,就算秦祚明的姑姑想要擴大自身的規模,那周遭也是沒有多少適齡當兵的人。
別看秦祚明嘴上說的無比大氣,看不上眼。
可是來山寨之前,就想好了要拿下這個山寨。
連人帶馬遲早它得姓秦!
否則他方才也不會那么費勁扒拉的,給山寨指出一條明確的道路。
長眉道長瞇著眼睛笑了笑:“能在這亂世當中,有個避難之處,也是不錯。”
“對了,道長,我有一事不明。”秦祚明直接問道:
“這瓦屋山明明是道家源頭,有和尚來此建廟,你怎么不去驅趕他們?”
“他們寺廟內有武僧,趕走也不是不行,況且有了朝廷的禁令,他們自然是占得光明正大。
待到亂世來了,先讓大家活下去才是正道。
我把這群和尚又能趕到哪里去,況且本就人煙稀少,莫不如讓他們種田交糧食。”
“在下佩服。”秦祚明重新靠在搖椅上:“道長,這瓦屋山上有多少戶,多少人啊?”
“你要做什么?”
“作為一名軍師,我自然是要熟悉掌握山上的情況,才能實事求是的制定我的計劃。”
“嗯。”
長眉道長點點頭,這個軍師可比賽鳳雛莫右用要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他起身走到桌子旁,從一旁拿出藍色封皮的冊子,遞給秦祚明:
“你自己瞧瞧,回頭把你們二十五個人登記上。”
秦祚明接過花名冊,清風寨人丁冊。
翻開第一頁,還有個序言,這是秦祚明沒有想到的。
祖上是三蘇,一直延續至今。
大抵就是天啟末年,陜西全境災荒不斷,發生了嚴重的干旱和蟲災,禾苗枯焦,餓殍遍野。
大明隨著財政的進一步拮據,賑濟成為空談,農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鋌而走險。
自那次大起義后,川中也受到了影響,開始有匪徒作亂,朝廷也不能剿滅。
蘇家便搬進山中,創下這清風寨的歷史敘述。
這些年來,經歷過械斗、疾病、開拓,在山中迷路失蹤,蘇家長兄就留下一子一女,還有他們兩兄弟父親的側室。
秦祚明翻開了薄薄一頁紙,確是一個家族近二十年的奮斗史。
等他從頭翻完了名冊,仔細一核算。
十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只有一千八百一十二人,再加上新來的二十五個人。
如今整個瓦屋山山頂上有一千八百三十七人,包括老幼,包括和尚,還包括那些信奉青衣神的人。
這些信奉青衣神的人,除了本地蜀人,大多是蜀人與楚人的后代。
秦滅楚后,秦始皇把楚王家族遷徙到這里,以免作亂。
整體而言,瓦屋山就是一個不算大的村子。
秦祚明隱約記得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大抵是一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在千人左右。
“那寨子當中有什么物資?”
秦祚明合上人丁冊,然后進行開口詢問道。
長眉道長又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