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廢物?
這話當真是分外刺耳。
對于這個數典忘祖的巴彥,賀珍只覺得心中憋著一口氣。
竟然真的有人會變的這么狗腿,剃發左衽,拋棄祖姓,絲毫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賀珍看見他這個金錢鼠尾,心中甚至厭惡,就算是死,自己也不會剃發的。
巴彥看出來這幫降將難堪的臉色了,但他不在乎。
既然都投降大清了,還矜持個什么勁啊?
漢軍旗人的享有較多的經濟特權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成了滿洲貴族培養的漢人中的特權等級。
為了籠絡這些漢族的降官降將,后金統治者不但大量地賞賜奴仆、牲畜、田地、錢財和衣服等,而且還對他們授以高官,委以重權。
同時還使他們與滿洲貝勒、大臣聯姻,進一步增進了他們之間休戚與共的關系,清朝的優待使他們無不感激涕零。
他們對清王朝忠心耿耿,殫心竭慮,效盡了犬馬之勞。
而且清廷的統治者也信任八旗漢軍,從皇太極到康熙,清廷都一直處于加強皇權的改革之中。
中央集權的加強,必然抑制了滿洲貴族的部分特權,削弱了八旗旗主的地位。
從而損害了滿洲貴族的既得利益,因此滿洲貴族往往憑藉其雄厚的實力,利用他們在八旗中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的關系網,興風作浪,同天子相抗衡。
滿洲八旗中的各級將領,則處于旗主的卵翼之下,他們的政治、經濟利益都操于旗主之手,不得不仰其鼻息,。
因此他們在處理問題時,只能從狹隘的本旗利益出發,“寧負朝廷,不負其主”,不能顧全大局。
而漢軍旗人則在八旗中沒有很深的根基,其前途和命運都不能不系于皇帝。
他們只有忠心耿耿,效忠君上,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和提拔。
雖然在入關前,投降后金的明軍士卒不少,但皇太極忌憚漢軍八旗人數過多,把許多人都編為民籍,不入旗。
而且滿州出兵三丁抽一,漢軍旗則是十丁抽一,并且把授甲也是優先滿洲八旗。
巴彥明面上對阿濟格非常諂媚,可心里確是另有打算。
但這并不妨礙他擒住賽臥龍,獲取阿濟格更多的信任。
馬科同樣接過地圖上,認真看上面的標注,幾人圍在一起商討。
巴彥看著幾個漢中將領冷笑:“行了,此戰由我麾下旗人直攻北城門。
其余三門則由你們負責,這幫麻匪一個也不要放過?!?
賀珍等人對此并沒有什么異議,只是遵從照辦。
至于挖了地道的時候,賀珍幾個人也不曾與巴彥透露。
既然他認為憑借正藍旗就能攻克廣元,那他們就好好瞧瞧這些漢軍八旗的戰斗力如何。
巴彥直接就占據了主營,順便差人拿著鞭子把賀珍等人的士卒全都趕出去了。
這些人熟悉漢地,又在滿洲生活多年,故而也熟悉滿清的習俗,一個不舒心,就是拿鞭子打人。
賀珍等人聚在帳篷當中,臉上皆是一陣陣怒色。
“他娘的,這個姓李的果然是連他自己姓什么都忘了!”馬科也有些壓不住自己的小暴脾氣。
要不是李自成敗的太快,再加上南明朝廷的聯擄抗賊政策的下發,他才不會投降這幫狗韃子!
至于賀珍,他心中是想趁著亂世做大,也能稱王稱霸,而不是給清軍當奴才。
大順皇帝李自成至少還封自己一個爵位呢,給錢給糧。
至于清軍阿濟格只是讓自己當漢中總兵,清軍來之前是這樣,來之后啥都沒改變,那不是白向清軍投降了嗎?
“明天啊,我們佯攻,就好好瞧瞧那個巴彥狗日的,能不能打下廣元?!?
賀珍端著茶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