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融合到這一克火種植物基因中。”
“不行的,納米蟲并非單獨金屬,涉及很多技術,并非火種植物能實現的,包括宇宙飛船,也不是火種基因能單獨改造,很多都需要相互配合才可能實現。”鐵蛋回答。
“那這個里面有什么?”楊舟期待的問。
“你想要的大氣層內超級發動機,這個可以通過火種植物直接實現,只不過需要很多金屬,你研究了火種植物基因,會看到里面的注釋,就明白需要什么金屬,然后才能制造出一臺超級發動機。”鐵蛋回復道。
楊舟沒再追問,而是迫不及待的選擇花錢購買這次的火種植物基因。
上次的植物基因,完全是鐵蛋隨機給的楊舟一克,很可能將里面大部分基因數據都刪除了,只剩下很多基礎改造基因信息。
而這次鐵蛋卻專門為楊舟將發動機技術,添加到了火種植物基因信息里。
很久之前,楊舟就知道基因可以記錄無數信息。
科學家也早就寫過相關論文,比如人類的基因,科學家發現人類基因95都是無效信息。
而多余的信息,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那時候科學家就懷疑,這些基因信息,其實就是一種注釋。
和程序員寫代碼,要打個括號,在里面寫上這排代碼的注釋差不多,這樣下一個編寫軟件的人只要看了注釋,就知道寫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接著往下寫了。
這也算是說明,人類進化成現在這樣并不簡單。
人類基因和植物基因完全不同,植物基因系統是可以翻譯的,所以鐵蛋才說楊舟可以看明白。
只不過系統的翻譯也有局限性。
現在就不能翻譯創世蘑菇的基因代碼,那數百種堿基類型,楊舟依舊沒弄明白。
上次的火種基因楊舟也只看懂一些,知道沒有隱藏危險,這次鐵蛋就更加貼心了,特地給了注釋。
那這次就不需要系統基因模擬器,楊舟直接可以使用系統翻譯每段基因代碼到底是什么意思。
花了1億經驗值,收到火種植物后,楊舟馬上開始研究。
許久后,楊舟才從震撼中清醒。
因為這次他的收獲太大了,可不只是知道了發動機怎么改造,學會一種先進發動機制造原理。
最主要的還是,明白鐵堿基植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仔細想想就知道,讓一團火種基因將無數種元素變成帶有生命體的一體植物。
這代表從頭到尾地激活金屬元素,讓它們變得擁有生命。
而之前遇到鐵堿基植物困難,也是無法讓鐵元素擁有生命,進入到細胞循環中。
現在楊舟知道火種源的解決辦法,它相當于從零開始搭建一個特殊金屬生命發育胚胎,然后設計胚胎的基因細節,讓這個金屬具體該怎么成長。
目前設計成長的方向就是發動機!
發動機有很多種,比如有熱能變成動能的,爆炸變成動能的。
像是汽車,現在還有轉子發動機,通過氣缸內的爆炸,帶動轉子轉動,最后傳導到輪胎。
而鐵蛋知道楊舟需要的是航天器發動機,那么給的發動機類型,自然也是噴射發動機。
我們的火箭噴射的是化學燃料燃燒產生的推力,在宇宙中還有噴射離子的離子發動機。
現在這種發動機植物,其實類似于噴氣小左輪。
噴出的依舊是氣體,只不過這個氣體是持續噴射,可以維持很長時間,小左輪當時只是用噴氣維持一下上下左右的方向。
使用的能源也就很清晰了,生物類的植物吸收的是各種營養物質能量、水、陽光。
金屬植物吸收的就不再是營養物質,而是各種烈性金屬,甚至輻射物質,陽光,還有水。
當然需求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