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定下了去加的斯港的計劃。
但這次他不會再犯朝圣時什么也不準備,說走就走的錯誤了。
而且米萊狄的傷勢也不允許馬上就出發。
于是羅杰帶著手下進了幾趟波爾圖老城。
他沒有去覲見城堡里的亨利伯爵,盡管他現在和亨利伯爵的夫人泰蕾莎公主也算是親戚了。
羅杰在市場里買了幾匹伊比利亞牝馬(母馬),都是好馬,乖巧聽話而且也不沖動。
他還買了一輛四輪篷車,連著拖車的駑馬。
他買了帳篷、干糧、葡萄酒、雨具、烤架、調味料、釣魚竿、魚線......
但凡野外生存可能用得上的他都買了。
他還讓工匠把自己和手下騎士的徽記涂抹掉,改得如同米萊狄的商隊護衛騎士一般。
他的錢花得如同流水。
羅杰不在乎錢,他讓城里的猶太人鐵匠、猶太人皮匠、猶太人木匠......讓所有的工匠都忙得不亦樂乎。
同時也讓市場里的基督徒商人、阿拉伯商人喜笑顏開。
羅杰注意到波爾圖的猶太人特別多,而且不同于其他基督教領地對猶太人從業范圍的限制,這里的猶太人可以從事各種制造業。
他想,或許這得益于泰蕾莎公主私生女和混血兒的身份。
他能感覺到這個地處基督教世界最偏遠地區,大西洋畔的年輕伯國所擁有的勃勃生機。
他想,或許這種宗教和民族的寬容性,就是后世葡萄牙得以立國,和在大航海時代創造出令人矚目成就的原因。
羅杰的大肆采購讓他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于是他又產生了精神上的需求。
他想,自打到了伊比利亞自己運氣就比較差.
他尋思著,是不是自己這個偽基督徒不受圣雅各待見的關系。
于是羅杰去了教堂,有模有樣地祈禱、懺悔,臨時抱佛腳似的拍基督馬屁。
羅杰祈求基督保佑他此行一路順利,就像這時代準備遠行的人們常做的一樣。
只是他在懺悔的時候用的是中文,他還念了《游子吟》的詩。
這讓替他做懺悔的神父聽得兩眼蒙圈,滿腦子青筋爆凸。
羅杰估計,若不是他給教堂的捐贈還算豐厚,那神父最后可能就不是說:“圣雅各會保佑您的。”
而是直接掄起十字架砸他頭上說:“去死吧,魔鬼。”
......
終于到了出發的日子。
渡船將羅杰一行安全地送過了杜羅河。
在3月底,伊比利亞半島已經很是熱情的春風吹拂下,他們沿著大西洋海岸一路南行。
在連續幾天不浪費一絲日光的策馬奔馳后,當太陽落到北岸山上時,羅杰看到了里斯本跨越七座小山的老街。
老街的盡頭,一座威嚴的、大致呈方形、有城墻環繞的城堡聳立在懸崖峭壁之上。
新月的旗幟在城堡的防御工事上飄揚。
圍繞城堡的城墻一直延伸至附近的居民區。
穿過狹窄、扭曲、宛若迷宮的街道。
在本地人護衛麥哲倫的帶領下,羅杰一行經過了***和猶太人的社區,抵達了基督徒的客棧。
羅杰眼中的“領隊兼導游”麥哲倫介紹道:
“最早來到里斯本的腓尼基人把這里的泊船處稱為‘和平之港’。
“后來古羅馬人來了,他們的統治者凱撒把這個地區升格為市,并命名為‘Felicitas Julia’(意為‘祝賀凱撒’)。
“再后來西哥特人來過,現在占領這里的是來自北非阿拉伯世界的摩爾人。
“這些摩爾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