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干半島上的伊庇魯斯山區,一重又一重的山,綿延著沒有盡頭。
夏日灼熱的陽光,如同一道道射線,刺破層層云朵,投射在一座又一座,如同墻壁一樣直立的灰白色山崖上。
絕壁之上,幾棟紅瓦白墻的屋舍散落著。
山谷里,一塊塊零碎的耕地,與綠色的雜草爭奪著,夾雜在灰白色巖石中的黃土地。
離屋舍較遠的地方,松樹,橄欖樹,簌懸木,橡樹,白楊,組成了稀疏的森林。
低矮的月桂、石榴、無花果的灌木叢,點綴其中。
羅杰駐馬停在一個小山坡上,看著自己的軍隊,如同一條蜿蜒的長蛇,在山谷中穿行。
他的身邊,是擔任向導的里納爾迪。
后者用馬鞭指著前方的山頭介紹道:
“穿過這片山區,到了馬其頓平原,路就好走多了。”
羅杰點點頭。他對這個向導很滿意。
要不是里納爾迪的建議,羅杰肯定會選擇亞得里亞海東岸,港口更大、路況更好的都拉斯登陸。
而不是在他現在選擇的,位于都拉斯南部的阿夫洛納。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羅杰得意地想,就如同他選擇在塔蘭托拜訪博希蒙德家一樣。
羅杰回想起十幾天前。
......
在阿夫洛納的登陸非常順利,當地人在碼頭給了羅杰很大的幫助。
他們還按照公允的市價,販賣給羅杰谷物、大麥、葡萄酒和油,以及軍隊需要的其他給養。
他們還允許羅杰的軍隊在阿夫洛納的郊外狩獵。
他們唯一的要求,只是卑微地請求羅杰的軍隊,不要蹂躪他們的土地、劫掠他們的家產。
羅杰當眾答應了阿夫洛納人,并且承諾,自己的軍隊,絕不以非義的力量,搶占任何東西。
于是,羅杰在阿夫洛納城外,安逸地休息了三天。
在充足的補給和極多的野味照料下,羅杰和他的軍隊,忘記了海上的顛簸,解除了旅途的疲勞,恢復到了出發前的狀態。
......
羅杰拉回了記憶,他問里納爾迪:
“但是為什么要選阿夫洛納而不是都拉斯,那里不是更加富裕,物資更多嗎?”
“是的,都拉斯確實更加富裕,物資更多。
“但它不像阿夫洛納,曾經兩次被親王征服。
“都拉斯頑強地抵擋了親王的攻擊。
“那是親王從安條克回來,娶了法蘭西公主之后。
“親王利用他的威信,從高盧和意大利的各個王國,集結起一支12000名騎兵和60000名步兵的大軍。
“他也是從阿夫洛納登陸,沒受到任何抵抗就占領了它。
“然后親王帥軍北上攻擊都拉斯,他的帳篷散布在城墻周圍,將那座巨大的城市重重包圍。”
“親王制造了攻城塔和投石車。用他們攻打城市多日。
“他持續不斷地用石頭轟擊,削弱防御墻和塔樓,用猛烈攻勢折磨著市民及所有的居民。
“而都拉斯的市民,用無法被水熄滅的可燃物填滿了銅罐,將它們擲向攻城塔。
“他們用箭矢和駑炮全力抵抗。
“圍城期間,東羅馬的皇帝,阿萊克修斯,集合了一支為數眾多的軍隊來救援都拉斯。
“他們駐扎在都拉斯東部一天路程的平原上。
“皇帝帶來的,有為了傭金而為皇帝服役的高盧人,有特科波傭兵、庫曼人、佩徹涅格人,總計大約有1萬人。
“親王靠細作察覺到了這支軍隊,于是他在開闊的原野中迎戰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