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仔細地看信。
他發現信上的字跡娟秀連貫,很多單詞都是一氣呵成的連筆,整封信沒有一點污痕。
他想,這時代常用的羽毛筆,要做到這種程度的書寫,并不容易。
顯然這信,是一個有著豐富書寫經驗的高手所寫。
羅杰湊近羊皮紙,他沒聞到皮制品常有的騷味,倒是有一股郁金香的花香。
他不敢多聞,怕有毒。
他想,這信到底啥意思?
從字面看,這是一封警告信,勸小博希蒙德不要去覲見。
可若真的不去,那就意味著不給副皇帝面子,等同于翻臉。
那就不要再考慮什么封授狀了。
可如果真的像信上所言,這是一個陷阱。
那覲見就等于送命,哪里有封授狀好拿。
但羅杰不是個沒有判斷力的人,他開始分析。
副皇帝有陷害小博希蒙德的理由嗎?
羅杰覺得,唯一的理由,就是小博希蒙德是諾曼人,是博希蒙德的兒子。
就像薩洛尼卡人痛恨諾曼人一樣,曾經吃過博希蒙德很多苦頭的東羅馬人,確實有報仇的欲望。
但羅杰知道,博希蒙德和皇帝阿萊克修斯簽訂過“代沃爾條約”。
這份協議對博希蒙德是屈辱性的,幾乎意味著他的投降。
副皇帝約翰的年齡,肯定是知道這個事件的。
他有必要違背他病重的父親,去殺害一個“降將”的兒子嗎?
羅杰對約翰“從不處死或致殘任何人”的“仁慈”名聲,并不完全相信。
但他覺得,在有皇位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在老皇帝病重的時候,違背老皇帝簽署的協議。
這怎么看,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這簡直就等于說:“前任做的都是錯的。”
這和跟老皇帝直接翻臉,也沒多大區別了。
但是約翰又沒兵權,他造不起反。
那不就等于自動放棄皇位繼承權了嘛。
老皇帝怎么可能,把皇位傳給一個,不認可他所作所為的繼承者。
羅杰心里一塊石頭落下。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他不認為約翰會害他們。
羅杰看著手里的信紙。
他想,那這封信,就很有趣了。
他看這字體里滿滿的貴族味,他想到約翰和貴族的不和睦。
他想,這是離間計啊。
若小博希蒙德真的不去覲見,想必副皇帝約翰會很丟臉吧。
到時候貴族們,在嘲諷和奚落約翰的時候,就可以多一個話頭了。
羅杰覺得自己的想法沒錯。
他手一抖,直接把信紙扔進了垃圾桶。
但隨后他又把信紙揀了回來,放在了書桌上。
三天之后,羅杰帶著小博希蒙德,在緋衣官員的帶領下,前往大皇宮。
他帶上了亨克、里納爾迪以及緋衣官員允許的最大數量的護衛。
所有人都穿著華麗精美的服飾,但服飾里面,則是長袖鎖子甲。
腰上的佩劍,若是光看劍鞘,應該是華而不實的儀式用劍。
但其實里面插的,都是他們慣用的,鋒利的諾曼劍。
羅杰并不是完全沒把那封警告信放在心上。
他不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去。
也不會因為盲目相信別人,而不做任何準備。
丹尼被他留在軍營,替他指揮部隊。
奧丁、夏娜、渣羅也都在自己負責的大隊里。
所有的士兵都被告知,隨時準備戰斗。
當羅杰一行通過金門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