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事戰略卻是依靠占領并控制各居住點的防御工事來構筑穩固的邊界防御。約翰二世統治時期大約組織了25場圍攻戰。
與威尼斯的沖突
約翰二世繼位后,他就拒絕承認其父于1082年與威尼斯共和國簽訂的條約,該條約慷慨地給予了意大利城邦在拜占庭帝國內獨特的貿易特權。然而政策的轉變并非是緣于經濟方面考量。正當拜占庭尤其依賴于威尼斯的海軍援助時,一個涉及威尼斯人辱罵帝國皇室成員的事件導致了沖突的爆發。拜占庭報復性地進攻了科孚島之后,約翰又流放了在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商人。但這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反擊,一支由七十二艘船組成的威尼斯艦隊洗劫了羅德島、希俄斯島、薩姆斯島、萊斯博斯島并占領了愛奧尼亞海的凱法利尼亞島。最終約翰被迫妥協;戰爭對他來說已成賠本買賣,并且他也不打算挪用陸軍軍費去為海軍建造新艦只。約翰重新承認了1082年的條約。雖然如此,這次窘境卻沒有被帝國完全遺忘,并且它激勵著約翰二世的繼任者曼努埃爾一世數年后去重新建立一支強大的拜占庭艦隊。
佩切涅格人的毀滅
1119-1121年約翰擊敗塞爾柱突厥人后,他開始將安納托利亞西南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下。隨后在1122年,約翰又迅速地將他的軍隊運送到歐洲去抵御已經跨過多瑙河邊境入侵Paristrion地區的佩切涅格人。這些入侵者還得到了基輔大公的輔助。當切佩涅格人突入色雷斯時約翰包圍了他們。為了騙取他們的信任約翰還提出愿意簽訂一份對他們有利的條約,隨即他又組織了一場對切佩涅格人車陣的毀滅性突襲。Beroia戰役戰斗非常艱難,約翰的腿也被射中了一箭,但最終拜占庭軍隊贏得了一場慘重的勝利。由大量英格蘭人組成的瓦蘭吉衛隊在這次戰役中對突破切佩涅格人的車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使用他們著名的長斧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這場戰役也有效地終結了切佩涅格人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存在;許多戰俘被安置在邊境上成為帝國的農兵。
與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的戰爭
約翰與匈牙利公主皮羅什卡的婚姻將他卷入了匈牙利王室的斗爭之中。約翰為匈牙利王位的潛在繼承人??lmos 提供庇護的行為,引起了匈牙利人對他的戒心。之后在史蒂芬二世的率領下匈牙利人于1127~1129年間入侵了拜占庭的巴爾干領土;然而另一種說法是1125年拜占庭反擊了匈牙利的入侵以及次年新一輪戰爭的爆發。
塞爾維亞戰役可能發生在對匈牙利戰爭的兩個階段之間。約翰對塞爾維亞組織了一場突襲,并將很多塞爾維亞人集合起來運送到小亞細亞的尼科米底亞作為軍事移民,此舉是為了報復他們與匈牙利聯合對抗帝國。這么做一部分是為了恐嚇塞爾維亞屈服(至少塞爾維亞在名義上還是拜占庭的保護國),另一部分也是為了加強帝國在東方邊境抵御突厥人的力量。于是塞爾維亞又一次承認了拜占庭帝國的宗主權。
而匈牙利軍隊進攻了貝爾格萊德、尼什和索菲亞,位于色雷斯菲利普波里斯附近的約翰的軍隊在多瑙河艦隊的支援下隨即展開了反攻;在一個細節并不清楚但十分具有挑戰性的戰役之后,皇帝最終成功在Haranka)擊敗了匈牙利和他的塞爾維亞盟友的軍隊;匈牙利人在過橋時因遭到了拜占庭軍隊的襲擊而潰散,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在此之后匈牙利人通過進攻Brani??evo又立即與約翰挑起了新的戰事。
&nniates(12世紀的拜占庭編年史作家)還提到了幾個促成和平恢復的條約。匈牙利人承認拜占庭對Brani??evo的控制,貝爾格萊德和瑟烏姆也恢復了自11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被匈牙利所侵占的Sirmium地區(Choniates稱之為Frang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