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還可能被他們劫掠,多不方便。”
老向導嘆了口氣說:“哪里是想留著它,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打過好幾次了,打不下來。
畢竟這座城市,可是連亞歷山大大帝都圍攻了7個月才打下來的。”
羅杰看著提爾的城墻,確實很雄偉。
然而它并沒有護城河,又處在平地上,城墻外就是廣闊的農田。
羅杰是知道亞歷山大大帝的,這個基佬可是杰出的軍事家,西方四大軍事統帥之首,排位還在漢尼拔、愷撒、拿破侖之前的。
他想,這座平地上的城市真的這么難以被攻克嗎?
羅杰把這個疑惑告知老向導。
后者似乎被搔到了癢處,他賣弄著說:
“大人,你在這里看不清楚這座城市的全貌。
“事實上在這道厚重高大的城墻后面,城市分為兩個部分。
“除了陸地上的,還有一部分是像半島一樣伸入海中的。
“那里最早的時候,大概在耶穌誕生前3000年,是離岸不遠的一座島嶼。
“島嶼上有人定居,并且形成了一個中等規模的島嶼城市。
“在耶穌誕生前1000年,這個城市達到鼎盛時期。
“提爾的國王海拉姆,通過填海造陸的方法,在浩瀚的海洋中營造出相當可觀的陸地,將島嶼和陸地連接了起來。”
羅杰不禁乍舌,他想,公元前1000年,那時候《山海經》還沒出現,精衛填海的故事還沒流傳,而這里的人已經開始填海造陸了!
老向導沒注意到羅杰的走神,他繼續賣弄著不知道從哪里聽來的傳說:
“當時亞歷山大軍隊的補給線在海上受到波斯艦隊的壓制,而且不能在短時間內建造相同規模的艦隊與之抗衡。
“于是亞歷山大利用波斯艦隊的淡水供給必須通過陸地的弱點,封鎖沿線的所有淡水補給區。
“而當時的提爾是盛產淡水而聞名,經常把淡水銷售給周邊的國家......”
“請等一下,”羅杰打斷道:“這座沿海的城市還盛產淡水?”
“是的,神奇就神奇在這里,那座海上的島嶼,居然有淡水從地下涌出。”
羅杰想到了他前世旅游去過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上的圣泉廟。
那也是一座離岸不遠的海上小島,島上的洞穴里,有淡水滲出,終年不斷。
在羅杰回憶的時候,老向導已經不管不顧地繼續講了下去:
“亞歷山大先是通過外交,想阻止提爾人賣淡水給波斯艦隊,遭到無禮的拒絕。
“亞歷山大便開始攻打提爾,他在岸上將其封鎖。
“然而這是無用的,提爾人可以通過海路獲得補給,并且他們也不缺淡水。
“亞歷山大見圍困無效,又受了提爾建城的啟發,他就下令從提爾的大陸部分開始挖山填海。
“亞歷山大花了七個月時間,建筑了一條延伸至提爾島嶼城墻的海堤。
“那里的城墻修建得沒有陸地上的高大,畢竟有大海作為阻攔,本來是沒有人能攻打到那里的。
“隨后亞歷山大發揮了自己陸地作戰的優勢,擊垮了提爾守軍。
“據說亞歷山大對于提爾人的頑強抵抗和其部下的慘重損失極為惱怒,因此毀滅了半個城市。
“城鎮中有30000名居民,或被集體屠殺或被賣為了奴隸......”
老向導還在絮絮叨叨地講述,如同后世稱職的導游,隨便哪塊石頭都能講出花來。
而羅杰的思緒卻已經發散,他想,不愧是亞歷山大大帝,居然能想出在海上造條大堤這種方法。
但這種方法說穿了,還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