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言:本章內容摘自《諾曼風云》。
羅伯特·吉斯卡爾是羅杰一世親哥哥,博希蒙德一世的父親,本書主角羅杰二世的伯伯。)
老坦克雷德二婚生下的兒子,其中最大的兒子羅伯特,于1047年決定前往意大利,追隨同父異母的哥哥們的步伐。
他在意大利遭到了冷遇。
德羅戈特別不喜歡父親的第二個妻子,厭惡她的孩子,所以派羅伯特率領小隊隨從前往一處邊界要塞駐守,那里深入拜占庭治下的卡拉布里亞,地處意大利半島的踵部。
該城堡俯瞰海岸平原,可以看到古城錫巴里斯(sybaris)。
這座狹小、陰濕的城堡位于意大利人煙稀少的地區,瘧疾橫行、陰暗無光、死氣沉沉。
卡拉布里亞更加落后,由于地處山區,森林覆蓋率高,這里幾乎沒有適合發展農業的土地。
幾百年來海岸地區瘧疾橫行,飽受撒拉遜人的侵略,所以人煙稀少。
由于當地居民已經徹底希臘化,更加忠于拜占庭人,因此不太可能歡迎諾曼人來拯救自己。
為了生存,羅伯特不得不靠地吃飯,并憑借狡猾伎倆和暴力行動付諸實施。
他最喜歡的策略就是放火燒莊稼,然后收取滅火費。
這一計劃并沒有幫助他贏取當地的民心。
不久后人們開始稱他為“吉斯卡爾”,即“狡猾者”。
他在諾曼群體中贏得了口碑,成為值得他們關注的人物。
他足夠精明,深知一個好領袖既要令敵人膽寒,又要受盟友愛戴。
為此他與將士們患難與共,同吃同住,但又極其慷慨。
財富對他永遠只是一種手段。
一位來訪的諾曼主教曾提出自己正在故鄉修建教堂,于是羅伯特傾囊相助。
盡管物資已經耗盡,他還是捐出了自己的所有財產。
如此一來,公關收益無法彌補財政支出。
主教返回諾曼底,到處宣揚這位富裕大方的卡拉布里亞騎士,而長期缺兵少將的羅伯特正忙于招募新兵。
然而,在乘機擴大勢力之前,他陷入了一場更大的沖突。
諾曼人進入意大利之初受到倫巴第人的熱烈歡迎,因為后者渴望擺脫拜占庭征稅官,視諾曼人為解放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諾曼人貪婪成性,殘酷鎮壓獨立運動,榨干各地財富,還不如之前的拜占庭人。
后來拜占庭為了動搖諾曼人對阿普利亞的統治,消除其對卡拉布里亞的威脅,派出了間諜。
這些人一進入阿普利亞,便發現自己深受當地居民歡迎。
他們策劃了巨大的陰謀,意圖暗殺意大利境內所有重要的諾曼人。
這項計劃于公元1051年開始實施。
德羅戈在進入私人教堂時遇襲身亡,到了傍晚整個阿普利亞都陷入騷亂。
幸存的諾曼人仍沒有完全了解公眾的叛逆程度,他們相信只要展示自己的力量就能恢復現狀,于是便殘酷地鎮壓所有當事人及其所在地區。
如此行為令人忍無可忍,意大利最有權勢的人物教皇利奧九世也被激怒了。
多年來意大利南部強奸、謀殺、搶劫等悲傷的故事傳遍了羅馬教廷,所有人都請求教廷伸出援手,對抗那些毫無約束、目無法紀、崇尚武力的諾曼雇傭兵。
這種事情本該由當地的世俗政權直接負責,但利奧特立獨行,親自負責。
在歷任教皇精于世故的時代,他的圣潔遠近聞名,具有超凡魅力和聲望,足以凝聚意大利各方分散的力量。
戰爭的血腥和死亡沒有嚇倒他——擔任主教期間他曾率領德意志皇帝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