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個故事可以鼓舞士氣。
因此,彼得戲劇般地從教堂地下挖出生銹的金屬槍尖后,他率先宣稱這是真正的圣槍。
他下令十字軍禁食5天,然后全軍出動,將這桿槍放在軍前,發起全面攻擊。城內只留守200人。
一眼望去,十字軍滿是餓花了眼的騎士,蹣跚步行,與其說他們可怕,倒不如說他們可憐。
盡管如此,博希蒙德的出擊正合時宜。
卡布卡的聯盟正瀕于土崩瓦解。
大多數埃米爾并不信任卡布卡,擔心他拿下安條克之后實力過于強大。
因此,當十字軍出現在陣前,他們紛紛逃跑。
卡布卡剩余的軍隊仍在數量上占優,但十字軍的規模令他們不安,于是他們在草地上放火,試圖延緩十字軍的步伐。
風將煙吹到突厥人的臉上,而原計劃的戰略撤退也變成一場潰敗。
同時,亞美尼亞和敘利亞牧人也趁機復仇,下山參與了屠殺。
這是一場全面勝利。
內堡的突厥守軍目睹了眼前的潰敗,深知大勢已去。
令博希蒙德滿意的是,他們宣布只向他個人投降,而冷落了老對手圖盧茲的雷蒙。
后者身患疾病,被迫旁觀了整場戰役。
雷蒙不能接受這個消息,拒不承認博希蒙德是安條克的主人。
他的固執使得十字軍的行動戛然而止,但他的態度并非出于小氣的原因。
和博希蒙德一樣,雷蒙也希望作為十字軍最高統帥得到認可。
精明的他也知道,盡管他個人厭惡拜占庭人,但更需要他們,否則十字軍無法長期成功。
安條克是拜占庭帝國的主要城市,如果交給博希蒙德,那么十字軍與君士坦丁堡的關系將永久破裂。
十字軍其他領袖也因為博希蒙德和雷蒙的關系而分化,面對如此情形,他們好幾個月都舉棋不定。此時,傷寒突然暴發,大勝之后本已高漲的士氣再次下滑。
普通將士并不在乎哪位統帥將控制安條克,其實他們根本不關心安條克。
他們立下軍令狀,要收復耶路撒冷。
留在小亞細亞爭執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生氣。
眼看軍中就要嘩變,最終雷蒙和博希蒙德選擇妥協。
博希蒙德得到安條克,作為交換他承認雷蒙為十字軍領袖。
在安條克滯留了15個月后,十字軍終于再次出發,博希蒙德心滿意足地留下了。
這是他人生中最偉大的勝利時刻。
他加入十字軍的目標從來都不只是看到耶路撒冷,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國家,現在他控制了近東地區一大城市,處在非常有利的位置:既可以支配朝圣者前往耶路撒冷的生意,獲利豐厚,又能控制周邊相繼建立的十字軍國家。
幾個月后他以安條克大公的身份前往剛剛陷落的耶路撒冷,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被視為最重要的地方權貴,也輕而易舉地確保了自己牧首候選人的地位。
不幸的是,博希蒙德的勝利著實短暫。
他的大膽為自己贏得了財富和權力,也成為他失敗的原因。
公元1100年夏,他留下侄子坦克雷德攝政安條克,自己率300名將士前往幼發拉底河上游地區。
他誤入埋伏圈被俘,淪為突厥人的階下囚。
阿歷克塞提出支付贖金,將他送往君士坦丁堡,但博希蒙德斷然拒絕,被迫做了三年俘虜,直至坦克雷德籌集到足夠資金將他贖回。
博希蒙德不在安條克期間,坦克雷德大大擴充了公國的版圖。
博希蒙德剛剛重獲自由,便揮兵南下,繼續擴張,但再次慘痛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