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錘正文卷178神一樣的拔尖人才很快,微信上對面回了個“?”,言簡意賅,引人遐思。
但看到這個問號,張研成便感覺自己已經輸了。
也是,不管從哪個方向考慮,他都找不到寧為選擇大半夜不休息專門打電話調戲他的理由。
于是他又飛快的回了句:“百分之九十的把握?”
“嗯,只有百分之九十!”
“那就干了,明天我還是去研究院請您?”
張研成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在跟寧為聊天時不自覺的用上敬稱,在學校里他大概只對自己老板用過這個稱謂。
“哪那么麻煩?你們幾點去實驗室?我到點兒了直接過去找你。”
“我們一般八點就到了,不過還需要些準備的時間,您九點過來就行了。”
“ok!”
收回了手機,張研成長嘆了口氣。
“咋得了?”室友問了句。
“數學是萬能的!”張研成感慨了句。
“神經病啊!”
……
“不是吧?張哥?你真信那個數學博士啊?他昨天下午四點走的,晚上十一點半告訴你問題解決了,隨便給你弄個數學模型,你就真信了?”實驗室里唯一的研究生小潘正在吐槽著。
主要還是太快了,給人的感覺跟鬧著玩一樣。
“就是,老張啊,我也覺得不太靠譜,那個寧為是不是跟我們這兒開玩笑呢?昨天在實驗室里還跟個好奇寶寶似的,你說懂吧,我覺得是懂點的,但也沒那么懂啊!一些儀器的性能還要反復跟我們確認,結果回去一天就說問題解決了,發來的模型還跟開玩笑似的,這是鬧呢?”給寧為印象深刻的老徐也在質疑著。
“張哥,我也覺得咱們還是得長個心眼,那個寧為到底靠不靠譜啊?”
張研成笑了笑,只是臉看上去本就苦,這一笑起來就顯得有些詭異了:“哦,看來大家今天都挺精神了,那這樣,等會寧為來了,我讓他直接回去。今天你們一人想一個方案出來,明天我們就按照大家的年紀排序,一天換一個方案來做,做完都不行,直接去跟老板匯報這個項目咱們做不來,咋樣?”
這句話一說出口,瞬間沒人吱聲了。
好吧,其實正在路上走的寧為也在大腦中快速驗證著三月的計算是否正確。
昨天在三月完成驚人之舉后,寧為再次嘗試了更換了一個同類型材料項目,交給三月進行計算。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是通過一篇已經發表的論文,模糊了其中的數據,來讓三月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復盤。
然而一晚上過去了,等寧為早上起來的時候,興沖沖的跑去查看,卻發現三月還沒有給出結果。查看了后臺的整體運算記錄,三月已經開始驗證自行擬定的第十七套方案。
前面十六套方案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達到理想的模型結果而被放棄,從第十七套方案運算過程來看,跟寧為腦海中的順利完成過程也相差甚遠。
這如同一瓢冷水潑到了寧為頭上。他本以為三月的能力在最優化選擇上已經超凡入圣,然而照三月這次表現出的效率來看,他懷疑三月能夠快速完成老張這個項目,要么是真的出現了極為罕見的實驗室巧合,要么可能是哪里數據出錯,好在寧為對數據本就敏感,又核驗過一遍后,大概能判斷出數據出錯的可能很小。
那么就是實驗室巧合了。
然而將一切歸咎于三月在擬定實驗過程的巧合,讓科學的嚴謹跟不太靠譜的運氣結合在一起,這讓寧為感覺很怪異,因為他甚至沒法分辨出這特么到底是項目組的氣運還是自己或者三月氣運。
略有些后悔昨天太早通知張研成,不然他還能有幾天時間的仔細分析數據做一下計算,再交給三月重新驗證一遍。不過擔心的情緒到沒太多,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