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錘正文卷215當大家都不按套路出牌從保密的角度來說,在網絡上留下的信息越少,越容易隱藏身份。
這一點三月無疑是極為成功的,寧為除了幫三月申請了一個電子郵箱跟一個微信外,就沒有在其他社交平臺留下過任何信息。尤其是微信也不過只加了寧為跟江晨霜兩個人。所以想從社交軟件上找到神秘的三月教授,幾乎是不可能的。
兩人的關系梳理妥當之后,接下來就是怎么解釋在江大查無此人的問題??偟糜袀€合理的解釋,當然不是給江大的,而是給對面那些期刊的編輯的。
因為就在剛剛,凌晨一點的時候,三月郵箱里收到了一封《美國數學學會雜志》的詢問函,其實就是轉發了江大的問詢函,然后詢問三月是不是把研究單位弄錯了……
這是寧為之前沒想到的,找不到人就算了唄,咋還能跑去問呢?
總得回封郵件啊,不然以那幫編輯的智商,肯定也會想不通啊,怎么可能查無此人呢?
寧為還沒想好這郵件咋回呢,三月已經自己鼓搗出了一句話。
“尊敬的康納森主編:您好,來信已經收到,單位并沒有寫錯,但現在名聲對于我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為了避免不要的麻煩,同樣也是為了能夠早日能遠渡重洋跟您一起喝咖啡,我選擇使用了化名,請見諒!江大:三月!”
寧為看了這句話,然后覺得三月果然已經成長為了天才,借題發揮的理由很不錯,也給了對面的所有人充分的想象空間,于是幫著三月按下了發送按鈕。
事情也的確如同寧為構想中那樣,看到三月的回復,很快編輯室便給江大回復了一封公函。
“經過查證,論文單位并沒有錯,但因為論文作者希望能潛心研究,不希望自己身份曝光,為了尊重作者個人想法,我方不便公布論文作者真實身份。”
大半夜還睡不著的嚴校長第一時間從秘書那里得知了這封回函,然后整個人又愣住了。
單位沒弄錯,也就是的確是江大的教授發表的這篇論文,但后面的理由讓他弄不動了,人家發論文不為名不為利,就想潛心研究,所以學校有一位如同掃地僧般的教授,發論文用的都是化名,就為了學校找不到他?
這種萬中無一的大佬竟然出現在自家學校,嚴校長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這下也徹底睡不著了,干脆將這封回復直接發給了學校各大學院的院長,當然重點還是數院那邊,然后給孔明德打了個電話,想來這位數院院長此時應該也還沒睡,換他今天也一樣睡不著。
事實證明嚴校長沒想錯,因為電話剛撥通便接了起來。
“雜志社那邊回復了,我剛才轉發給你了,你看了嗎?”
“剛收到,還沒打開,我看看……嗯,我,的確是我們江大的?但不愿意曝光身份?”
“是啊。不過這好像也可以理解,你們搞數學的性格怪嘛,之前那位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不是一樣獲獎了都不愿意去領獎嘛,可能哪位教授是真覺得這點成就不值一提……”嚴校長說著說著,覺得自己沒詞了。
“那這……不查了?”孔明德猶猶豫豫的問道。
“又不是什么壞事,教授不愿意站出來認領榮譽,咱們硬查也不好,還是尊重一下教授們的想法吧。這樣,回頭放假之后開個會,你也說一下,這事情可以匿名表彰的。如果這樣還沒人站出來就算了。萬一人家覺得這樣大張旗鼓的找反而不開心,直接跳走了,反而得不償失。”嚴校長想了想,說道。
“嗯,那也只能這樣了。起碼證明了的確是咱們學校的教授發表的論文,也挺不錯的,為學校爭光了嘛。哎,等等,老孔啊,我記得你之前也研究過人工智能這一塊,該不是你在賊喊抓賊吧?”嚴校長突然狐疑道。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