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針對一個世界性獎項的打分不可能就這樣隨便評判,事實上,在給出分數之后,按照規則,寧為得詳細評價所有這些候選者這本年度的研究成果,然后給出打出這個分數的理由。
而且這些評價是要在確定了人選之后,公布在官網上讓所有人都能查詢的。
當然這些文本工作,在三月的幫助下,其實不需要花費寧為太多時間,他需要做的只是將這些候選者一年所取得的成果大概瀏覽一遍,然后講解自己打分的理由,三月再根據寧為的話,轉化為更為中肯且不含太多攻擊性的語言。
“張丁喜這篇《3D光學環境及面向6自由度虛擬現實點云視覺質量及對多目標追蹤實現方案探討》的論文,短短半年被引用量達到了2637次,而且百分之八十引用的論文被一區期刊收錄,足以去年在該領域張丁喜做出的貢獻。”
“另外張丁喜的兩篇會議論文,《一種立體顯示下雙目顏色融合界限的測量與應用方法》跟《面向超多視點光場的虛擬立體內容生成技術綜述》解決了兩個極為復雜的光源顯示難題,在這一年度里,作為他的導師我打九分是完全合理的。”
“埃爾頓針對異構數據源的研究雖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從應用上來說,顯然還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不能讓我有一個給他高分的理由,而且其在解釋自己成果的SOSP會議上那篇論文有諸多疑點尚未解釋明確。針對那篇論文我有疑點如下:……”
……
之前寧為不愿意給相關專業的三月獎候選人打分,有著各種原因。
懶就是其中一部分。
評委不是那么好當的,畢竟三月獎不像諾貝爾獎那樣,都是評委團開會表決,每位專家的打分標準可以不一樣,但如果要被三月的算法采納評分,起碼要對所有候選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給出評分的理由。
這就意味著得花時間去看候選人的論文,了解這些候選人的研究方向跟思路,并給出自己評分的理由。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哪有時間去看別的?
現在情況就不同了,CPU這塊他需要負責的領域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流片、測試,乃至最后量產,以及升級工藝提高良品率等等工作,都是需要靠團隊不斷累積經驗來完成的,這一過程中,三月能發揮的作用遠比他大。
通過不斷累積的經驗總結教訓,逐步提高生產工藝,縮減成本的同時提高良品率,本就是機器最擅長的領域。因為這些涉及到對龐大生產數據的整理跟分析。以往通過機器收集跟整理數據,在交給人來判別分析;現在擁有了三月,能自行對數據進行分析,給出方向性的建議。
所以寧為最近是真有時間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另外就是脾氣上來的回應了。
正如寧為說得那樣,學閥得有學閥的氣度,不捧一下自己的學生,還被人叫學閥明顯虧了。
跟其他有名望的大佬想法不太一樣。如果有什么污名化,大佬們可能想著要更低調,免得坐實了那些污蔑之言,但偏偏寧為沒有任何這方面的心理負擔,既然大家這么說,那么就干脆這么做,給對方多輸送點彈藥跟口實,然后坐看那幫人不爽甚至氣得跳腳的樣子,也是一種樂趣。
不爽?
不爽來咬他啊!
看一幫人分外不爽卻又拿他無可奈何的樣子,也算是生活極大的樂趣了。能調養身心,雖然有惡趣味的嫌疑。
……
有了新的方向,重新充滿斗志,在實驗室里忙碌的張丁喜,本來不想接電話的,但無奈從五分前開始,電話就開始不停的鬧騰,本想著沒什么大事,但看到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最后甚至連小師妹的名字都出現在屏幕上,只能無奈暫停了試驗,摘下手套先接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