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修改的……”
具體陳典誠說了些什么其實章志宏都沒太聽清,思維已經飄遠了……
又一件歷史大事件石錘了。
雖然說當時有小道消息的確就是這么回事,但根本沒有確定不是?
企鵝集團也不可能去跟發封郵件確定這事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但現在被解密了。
更可怕的是,這種事情還是五年前發生的。最可怕的是寧為對寧社這幫學生還真是夠信任啊,這種內容陳典誠竟然也能在數據庫里查的到?這種利器掌握在這幫天不怕地不怕的學生手里,即便把天桶出個窟窿出來,章志宏都不會覺得有任何意外。
章志宏不知道的是這其實也就是個意外。
并不是寧社隨便一個學生都能查詢這些數據庫,主要是陳典誠已經是寧為手底下的直博生了,自然跟其他社團成員的待遇不太一樣,能調動的資源也不一樣。
最終心里萬分感慨跟萬語千言也只能濃縮成一句話:“那行吧,我等陳社長的消息。”
……
“當羅生門這個詞語出現在人類歷史里,就從未消逝過,到了網絡時代,更是遍地成災!作為一個普通人,當我們打開微博、貼吧、甚至是朋友圈,追逐一個個社會熱點時,鋪天蓋地的報導將每個人包圍。名人效應、娛樂效應、驚詫的標題,讓所有人陷入一個又一個網絡的狂歡。”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在關注新聞的真實性,我們習慣了只看新聞報道上的片面之詞,我們通過一個個熱點尋找感動、體驗熱血、發泄憤怒,我們感慨、我們痛罵、我們哀嘆,我們以為已經可以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我們以為是在用獨立之思想去剖析熱點折射的人性,但事實卻一再強調,我們只是在被一根根筆桿子操縱情緒!”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新聞不在以真實性為導向。哪怕事件中有極深的利益瓜葛,人們也不在意一篇新聞中只有一面之詞,所謂的三方原則被拋諸腦后,為了流量人血饅頭吃起來也能是美味的。媒體人不在考慮證據,只需要共情。看客們忘記了哪怕一張照片,只截取部分,也能做出一萬種解讀!”
“從什么時候開始,認真嚴謹還有良心尚存的媒體人,只能選擇黯然告別這個行業,而那些放棄下限,無懼挑戰行業道德底線的人卻能如魚得水,風生水起,頂著無冕之皇的桂冠,說著違背良俗的鬼話,做著人神共憤之事!”
“為什么?為什么曾經憧憬著為了實現理想選擇步入的行業會墮落到這種程度?”
“有人告訴我,這是因為當一個行業只需要進行自我道德約束,違背道德準則獲得的收益遠超損害,便給了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挑戰道德底線的勇氣。”
“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
“所以,企鵝集團協同寧社發出這份倡議書,倡議每個涉及社會熱點事件的平臺引入陽光新聞評價體系,給予所有涉及社會熱點新聞報道的內容予以智能評定,剝奪虛假新聞內容、為流量而存在的片面新聞內容,在全網銷聲匿跡,不在有一絲生存空間。”
“同時,我們倡議每一位用戶,能夠用你們的行動來支持陽光新聞評定系統。讓優秀而又充滿理想的新聞人能重回崗位,讓新聞采編回歸曾經最初的愿景,讓我們能夠所見所聞皆為真相,讓所有憤怒都有道理,讓所有偽君子無所遁形,讓風骨者能站著賺錢,讓卑劣者凍斃與風雪……”
……
當章志宏收到這篇小作文后,跟陳典誠大概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