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柳唯很清楚寧為著實沒有什么收買自己的必要,都想去舉報了……
當然站在寧為的角度,有這么一個把他的命看得比自己更重要,還能處得跟朋友一樣的保鏢,送一套房子,著實不算什么。
反正他的錢這輩子大概率是花不完了。
至于用于科研花費……
真不是寧為吹牛,他現(xiàn)在只要說想做一個千億規(guī)模的項目,都不要出什么計劃書,ppt,甚至都不用極兔參與,只要放出風出愿意接受外界投資,個把月時間,把啟動資金湊出來,沒有太大問題。
起碼在失敗個幾次之前,完全沒有問題。
這還是現(xiàn)在,如果寧芯一號正式發(fā)布,證明了如同周正浩在訪談上說得那樣,不比英特爾12代cpu性能差,甚至某些方面還能優(yōu)于英特爾12代神u,就能直接讓無數(shù)投資者發(fā)瘋。
雖然現(xiàn)在英特爾已經推出14代cpu,但說實話,不管是13代還是14,都遠沒有當年推出12代神u那么讓人感覺驚艷。有消息稱是英特爾拿出了一部分資金投入到新一代技術標準的研究,所以導致了近兩代產品比較拉跨。
比如江湖傳言,英特爾正在努力探索2d層狀材料來讓晶體管變得更快、尺寸更小;同時英特爾還重金投入到研究如何將相變內存,旋轉力矩轉移隨機存取內存都跟處理器封裝在一起,開創(chuàng)屬于英特爾的3d堆疊封裝技術,將曾經孤立的計算機處理器功能,夾在多個層中,再與高速數(shù)據(jù)通路相連。
這也就需要多層邏輯和內存以更細致的方式集成,其中如何連接是重中之重。當然要謀求這些技術革新無疑是極為艱難的,這大概也是接連2代cpu都極為拉跨的原因。
12代把積累的黑科技都已經掏空了,接下來又拿出大把的資金去研究更新的處理器架構,這自然就讓遵循12代邏輯修補的后兩代cpu表現(xiàn)并不算亮眼。
所以如果寧芯一號真能比肩英特爾12代cpu的性能,絕對能讓無數(shù)投資者發(fā)瘋。畢竟不過短短三年時間就能涉足到世界半導體最先進壁壘設置最為森嚴的領域,那絕對是之前沒人能想到的。
對于資本而言,他們從來不太看重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結果。
雖然寧為不懂商業(yè),但這段時間早已經讓他把這些看得清清楚楚。
“別說這個了,你的好意先攢著吧,這兩年我還沒考慮結婚。”柳唯聳了聳肩道。
“可惜了!”寧為搖了搖頭,隨后又開口問道:“對了,之前不是說寧思好多間諜的,現(xiàn)在收網了嗎?好像沒聽說寧思實驗室有什么動靜。”
“放心,一切可控。不過也不能太急,之前你也看過名單了,間諜中測試工程部門也被滲透了,這個時候如果鬧得動靜太大,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效率。而且就算真的開始處理了,也不會有太大動靜的。我們還是得保證寧思的穩(wěn)定。畢竟寧芯不可能只出一代吧?”柳唯答道。
“哦,那就好。”寧為點了點頭,決定不在過問。正如柳唯之前說的那樣,跟這些人打交道這一塊他們才是專業(yè)的。起碼就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應該處理得很好。
當然即便處理得不好也沒什么好擔心的。圍繞著寧芯一號系列,寧思實驗室這三年里已經申請了近兩千項專利,只要對面還沒不要臉到不認這些專利,對于寧思實驗室的影響就不會太大。
其實在寧為看來更可怕的還是這幫人把芯片賣到白菜價,畢竟這一塊寧芯一號實在不占優(yōu)勢。
他早早的就做過預算,如果把這三年投入的研發(fā)成本全部平攤到每一枚cpu的售價中,在加上各項生產成本,生產線投入,按照每一枚芯片均價千元來計算,起碼要賣出一億枚芯片,才有望覆蓋生產成本,并將之前研發(fā)的投入給賺回來。
如果想要有利潤,要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