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新西蘭等國家元首協商舉行政府首腦會談,不要讓親近我們的國家感到寒心,英格蘭不能陷入孤獨無助的地步。約翰遜這里你去應付,盡可能安撫他們。”
“我明白了,我會立刻責令外交部和內務部做好準備,適當讓出蒙特哥航線的利益應該能讓他們明白,英格蘭是帶著誠意和他們交談的。”
約翰遜如此說道。
“你的意見很好,只要他們愿意站在英格蘭這邊可以適當妥協。”
女王的腦袋很清楚僅僅憑借幾句不輕不重的話,其它國家不可能會停手的。只能從軍事,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做出一副“隨時反撲”的樣子,才能讓這幫彼此你爭我奪了幾百年的老鄰居們,意識到不可能從英格蘭這里拿到任何好處。
但是對策永遠是對策,相信歐洲那邊很快就能拿出對應的策略來反擊英格蘭,論起整體實力英格蘭滿打滿算或許可以持平一個法國,雙方都是核大國而且都是五大常任理事國成員,如果法國拉上德國那英格蘭還能勉強應付,可要是整個歐盟都壓上來,伊麗莎白三世只能做好最壞的打斷,那就是拉美國人進場來制衡歐盟。
但那并不是明智的選擇,伊麗莎白三世和歐盟其實都不喜歡美國人進場,別看大家好像關系很鐵似的,實際上歐洲和美國的矛盾只深不淺,只是平時被中州和俄羅斯的問題給壓制著呢。
實際上雙方關系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商業沖突,軍事問題,外交不和,如果不是英國這根攪……咳咳,當年玩脫歐一下子玩脫了,也不至于和歐盟掰扯到這個地步,直接導致英聯邦國家離心離德,自家后院還燒起了鬧獨立的大火。
英國光是要滅自家后院的火都心力憔悴了,還得配合美國戰略派出自家唯一的航母去中州地盤搞事情。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在用看笑話的心態看待這件事情,它們用屁股想都能知道這件事政治意義遠大于軍事意義,真打起來美國人都不敢那么接近中州的地盤。
伊麗莎白三世當然也知道這是一步臭棋除了丟人沒啥用,但英格蘭是被架在火堆上了,下去就是歐盟那個火坑,不下就是美國的嘴邊肉里外不是人。所以她能怎么辦?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
“不過,如果神話真的成為了現實,對于現在的大不列顛而言倒是一劑強心針。”
伊麗莎白三世在想的是如果能讓石中劍的傳說成為現實,而持劍人又能效忠白金漢宮甚至最好是忠于自己的話,那對于穩定大不列顛的分裂局勢,和在國際上進一步提升英國威望,將有著巨大的幫助。
伊麗莎白三世將這本童話書籍放到辦公桌上,她已經從約翰遜那里得知,石門背后的世界是任何人都能進去的,也就是說石中劍的選拔沒有任何人種,立場等限制,對于伊麗莎白三世而言這并不是個好消息。
因為這豈不是意味著法國人也能參與進來拔劍?如果讓法國人拔出了英國的圣劍那簡直是國恥。不行,就算世界人都死光了,英國也決不允許一個法國人拔出石中劍,伊麗莎白三世寧可把它重新沉入泰晤士河里睡上一千年。
“約翰遜,首先把所有非英國人統統排除,持雙國籍護照者也排除。”
“遵命,女王陛下。”
伊麗莎白三世又想了想,然后說道:“然后從國際形象上而言同性x,雙性x也統統排除,有任何特殊癖好的人也不能參加,從人種上首先排除黑人,其次是阿斯蘭人和華裔,最后是少數印第安地理人種,如果把這些人都排擠出去,我們還有多少能參加選拔的國民。”
約翰遜想了想,他給出一個不怎么具體的數據說道:“關于這點還是需要具體統計,但以目前英格蘭總人口為6200萬,有色及其它人種占據12,所以我們應該還有……”
“如果把蘇格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