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戶戶用的都是柴火,一天要燒掉好幾捆。
而這些都是他以及村里的小伙伴們一捆一捆地從這些山上砍下來搬回去的。
山上的樹每年都一茬一茬的砍,小樹的生長永遠沒有被砍伐的速度快。所以山上的樹越砍越少、也越砍越小;越小要得就越多,就砍得越多。直到最后,連草也被當成柴禾被砍了回去,整個山頭都是光禿禿的一片。
現在好了,隨著村里用電的改善,還有外出人口的增多,砍柴的人少了,小樹也可以慢慢地長大了。現在,脖子粗、腰粗的樹都有了。
這才是人們想要的‘風景’——傳說中的‘金山銀山’。
吳遼吳老板轉過山灣,寺院的一角已經從綠樹叢中露出一角。寺廟重新維修過了,比起以前漂亮了不少。
寺廟里,還是幾個留著頭發的老‘尼姑’。可是,卻都不是吳老板所認識的人。
記得那時,放牛、砍柴的小伙伴們也會經常到寺廟里來玩,一些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也會獻上貢品,有時還沒有等到人家貢完,那些貢品(水果、糖粒)早就到了小伙伴們的手上或者嘴里了。
而有時,小伙伴們還會趁老尼姑們不在的時候,爬到佛像的身旁,偷拿佛像的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從佛像的手上拿過‘寶劍’當成武器打打殺殺。有時甚至把佛像們的胡子打成辮子。氣得老尼姑們是又恨又無可奈何。只能一個勁地給佛像磕頭‘謝罪’,求佛主原諒。
可是現在,當吳遼吳老板像過去一樣抬腿踏進佛堂時,老尼姑們卻戰戰兢兢,遠遠的雙手合一、念著‘阿彌陀佛’,卻沒有了少年時無法無天、任意玩耍的那種感覺。
吳老板總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
最后,吳老板來到山的最高處。
這也是當年年少無知、充滿幻想的少年們經常光顧而暢想未來的地方。
那時,什么老師、醫生、軍人,科學家、工程師等等的狗屁理想,都比不了現在‘磨刀霍霍向豬羊’來得現實
俱往矣!
站在山頭,吳遼吳老板一聲長嘆。
太陽已經微微西墜,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
吳遼吳老板坐在那塊熟悉的石碑旁,抽出一支煙來。
一陣微風吹來,煙霧隨同風一起,飄過身邊石碑上那幾行模糊的文字——
游了一峰又一峰,七十二峰到祝融;
祝融峰峰幾千秋,山自春風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