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在這一帶呆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楊紹武也就只能在山里呆著。
一個月后,打聽到官兵已經撤走,他們才下山來。可是,等他回到家時,只看到家門上掛著白幡,妹妹的衣袖上還纏著白布。
一切都明白了。
楊紹武除了更增添了對所有官兵的仇恨外,更多的是對于老父親的傷痛和愧疚。從此,這成為他內心里的一塊心病。
真的應了那句‘子欲孝而親不在!’
昨天,楊紹武等人,把吳世琮三艘船上的東西一搶而空,特別是這個大‘木箱子’,本以為是自己賺了一大把,卻不想打開來卻是一個死者。
這,一下子讓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如果真的對這個死者做了什么,他覺得首先對不起的,不是被他們搶的這個人及‘木箱子’里的死者,而是自己的父親。
雖然他們從‘木箱子’里找出的一張紙上,到底寫了什么,他們一個字都認識。可是,他知道,這上面的字,一定跟這個死者有關,或者說與這一伙人有關。
不過,幸好他們不認識字。才沒有看出死者就是前幾個月才剛剛在衡陽稱帝的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
當然也不會知道,護送‘他’到云南‘老家人去秘密安葬的人,是大周朝的龍威大將軍吳世琮。
吳世琮當然不敢把真像告訴楊紹武,也沒有必要告訴他。
只是在他剛剛看到‘木箱子’里放著的是昭武皇帝時,差一點就說露了嘴。最后,還是被他敷衍過去了。
“這位將軍,是我們對不起,我們真的不知道,這里放的是你們家的老人,要不;不過,將軍,這人生老病死也是常事,還請你等節哀吧!”
寨主楊紹武反而勸起吳世琮來。
“不過,請你放心,我們打開后,確實沒有動過你們家老人,打開了箱子,看到這份紙上寫的后,我們就停了下來,如果,有什么對不起你們的地方,我這里向你賠罪了。”
讓吳世琮真的沒想到,這群‘占山為王’的盜賊,竟然是這么一群有血有肉的好人,是一伙有良心的好強盜。同時,他們也由被搶者和搶者變成了朋友。
寨主楊紹武把吳世琮等人留下來,好好地款待了一頓,兩人是越說越投機。
最后,吳世琮走的時候,楊紹武還叫自己的妹妹楊紹瓊從后院給他們拿了好些銀兩以充著路費。
當楊紹瓊把包裹交到吳世琮手上那一刻,他更想不到,這落草為寇的山寨上,還有女的,也不免多看了兩眼,并認真地說了聲‘謝謝!’
走時,楊紹武還特意叫自己的兵丁幫忙,把‘箱子’重新抬回到了船上。
吳世琮揮手告別了楊紹武,開著船繼續逆水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