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的隨身大臣、武官,秘密走出了京城。
康熙皇帝微服私訪,甚至連朝中一些大臣都不知道皇上要出行。至于皇上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方式,小太監(jiān)南方估計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原因,就是上一次五臺山上皇上遇刺的事;
另一方面,天災人禍,小太監(jiān)南方也時有耳聞,相比于水患這些天災,發(fā)生在災區(qū)的人禍,才是最可怕的。這些,也許精明的康熙皇上已經(jīng)意識到了。
這一次,他不想大吹大擂、大張旗鼓地去‘視察’。
沒幾天,康熙皇帝帶著文臣武將、太子隨從等一行幾十人,就來到距離京城最近的黃河渡口。他們是經(jīng)過喬裝改扮而秘密行動的。當?shù)毓賳T并不知道皇上的到來,甚至于就在昨天,皇上都還收到從朝廷轉來的黃河決堤的告急文書。這說明地方及至朝中,除了跟隨他一起來的這十幾個文臣武將外,誰都不知道現(xiàn)在的皇上到底在哪。
臨近黃河,河邊的慘狀再一次讓康熙皇帝觸目驚心。
原來的黃河河道已經(jīng)被上游帶來的黃沙幾乎填滿,而滾滾的洪水正在肆虐著每一段搖搖欲墜的河堤。已經(jīng)被沖垮的地方,洪水猶如猛獸一般,從決口處向岸上撲來,莊稼、房屋、森林,一層層被淹沒,甚至那些漂浮的牛羊乃至人的尸體都隨處可見。
一片片凄涼景象,這哪里是傳說中富饒的中原大地。
洪水已經(jīng)退去的地方,留下一處處千瘡百孔的‘傷痕’。
康熙皇帝走在斷埂殘堤上,看不到一點點生機。風的哀號、水的嗚咽,都能讓他內(nèi)心里一陣陣難受。
突然,他的腳下一滑,差一點就摔倒在堤壩上。幸好身邊的太監(jiān)、近臣緊緊地把皇上扶了起來。
跌倒的康熙皇帝,順手從堤壩里抓起一把堤壩建筑材料,輕輕一搓,經(jīng)過雨水淋濕和浸泡過的混凝土,猶如一把散沙,迅速地從他的手中滑落。
他再一次伸出自己的腳,在旁邊的堤壩上輕輕一蹬,一大片混凝土迅速崩塌。
這哪是什么建筑材料,這分明就是豆腐碴。
旁邊緊跟在皇上身邊的太監(jiān)大臣以及太子等,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康熙皇帝把手中剩余的泥沙用力往地上一扔,道:
“眾聊請隨聯(lián)一起,起駕道府。”
“諾!”
大臣武將太子等,雖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但已經(jīng)看得出皇上已經(jīng)很生氣。
康熙皇帝一身便裝,滿身泥水地帶著一般人馬,朝著府臺衙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