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初進苗寨(1)
吳世琮三人又在鳳山上停留了幾天。
當然,這幾天也不是白停留的。畢竟現在,他們與陳飛虎已經是磕了頭的生死兄弟,難得兄弟的盛情挽留。另一方面,吳世琮要用一定的時間對這位剛結盟的兄弟進行一些必要的考查。
考查結果,確實如陳飛虎自己所說,他們占山為王,并沒有做什么壞事,并且有時還經常接濟山下的窮苦百姓。吳世琮想,這樣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此時此地,能認識這樣一位兄弟,確實是他們的緣分。
陳飛虎的‘考查’通過后,吳世琮帶著這位兄弟在整座山上‘視察’了兩天,有一些不懂的,陳飛虎都給他作了詳細的介紹。吳世琮本人,通過陳飛虎的介紹以及自己的觀察,終于對這座山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這座名叫‘鳳山’的山,確實是一個進能攻退能守的用兵之地。這也正是吳世琮想要的。正如老道士常慧所說,結合周圍的山水環境及幾處關隘,在吳世琮的心里,增加了幾分以此地為看據點重新起事的自信。
當然,山上那個不可告人的秘密,他還是沒有告訴自己的‘兄弟’陳飛虎。一方面沒這必要,另一方面,這事,越少的人知道越好。就算是現在,吳世琮都不知道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的遺骸被老道士常慧移到了什么地方。不過,只要他相信,‘他’仍然在這座山上就行。那就是這座山的靈魂,就是這座山的希望,就是他們在此起事的信仰和依賴。
盤桓幾天,吳世琮三人終于要上路了。上路之前,他又一再給陳飛虎強調。關于起事的事,他一定要守口如瓶,在沒有得到他允許時,誰也不能對外亂說,甚至連他來過這座山、在這里停留的事,也最好隱瞞。直到他回來,直到‘起事’的時機成熟。目前的陳飛虎只要守住這座山,盡量不與山下周圍的清兵有任何瓜葛,甚至糾紛。
為了隱藏他們的目的和行蹤,陳飛虎甚至都可以做一些‘壞事’,好讓周圍的清兵認為,他們就只是這座山上的一伙‘山賊’、一群‘盜匪’。
至于山上已經損毀的寺廟、道觀,陳飛虎也可以暫時不管。因為,沒有什么山賊、強盜還會在山上建什么道觀、寺廟,還要在山上吃齋念佛、慈悲為懷。
也許是因為這些年陳飛虎與老道士常慧的接觸,老道士對他的言傳身教,陳飛虎對于吳世琮,心中早有一種仰慕之情。如今得見真人,又能與自己仰慕的大將軍結為生死兄弟,更是讓他喜不自已。
對于吳世琮等人的離去,終究有一種依依難舍之情;至于臨別時,吳世琮對他所說的一切,他更是句句入耳,并奉為‘圣旨’。他決心完全聽從‘大哥’的安排,只等三人黔地滇區尋兵回來,再跟著‘大哥’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離別的早晨,仍舊是艷陽高照、晨霧繚繞。不過,對于離別,當吳世琮三人消失的那層層晨霧之中時,站在山頭的陳飛虎還是有些迷茫。
喬裝打扮過的吳世琮三人,來到山下,山下的氣氛馬上變得與山上不同。就連這小小的縣城,到處都布滿了清兵,各大街小巷顯要位置都張貼著各種告示,懸賞捉拿吳三桂反清勢力的余孽。
縣城突然出現這么三位身材高大、行蹤可疑的生人,不得不引起早已經草木皆兵的清兵的注意。不過,這一切,吳世琮三人都巧妙地應付過去。因為他們也并不想在這小城里過多逗留。
在下山之前,他們就打聽到,曾經的那支帶著大周昭武皇帝家小的隊伍,已經進入黔東。這一次,三人就是奔著這個目標而去的。所以,他們在小城稍著停留,不到一個時辰就離開了這里。等清兵知道這個秘密時,他們早已經離開了小縣城。
此去水,相距幾百里,黔地雖然山多地少,人煙稀疏。但終究是一地所治,自三藩成立以來,滇黔就是吳三桂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