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一支奇怪的隊伍(1)
有苗人大叔的帶領,吳世琮等巧妙地渡過了水河,來到河對岸。同樣,沿著長滿雜草的石階路拾級而上,就看到與昨天那個苗人寨子差不多的村寨。
在苗人大叔的帶領下,沒費多大勁,吳世琮等來到這個寨子。
這個寨子,比昨天的寨子更神秘,整個寨子人不多,零零星星的吊腳木樓,稀疏地掩映在各種不同的高大樹林中。遠遠看去,根本就看不到這里還有一個寨子。
此時,已近傍晚,樹叢中偶爾升起的炊煙,才讓這萬綠叢中,發現寨子的存在。
大家很快就進入到一戶人家里。
這是苗人大叔的一個遠房親戚,看到苗人大叔過來,很是親切。圍坐在吊腳樓上的美人靠上。主人馬上把茶、煙等送了過來。
女主人在廚房里忙碌著,這邊,也開始扯入了正題。
聽說吳世琮等人是平西王吳三桂的后人,也是清兵正在追殺的‘反清余孽’。這家人并沒有反感,也沒有恐懼;反而很同情現在吳世琮三人的處境。至于所說起的那支進入黔東的軍隊。這位近六十歲的老人還有一點點印象——
幾年前,老人身體還很健壯,在他們這個寨子里,成立有一支伐木隊。
每年的秋天,秋收結束,樹木開始下水了(樹干里的水分在向樹根部移動,本地人叫樹木下水)。這個時候,也是砍伐樹木的最好季節,特別是長在本地的那些高大挺直的杉木,在前朝,曾是皇宮欽定的皇宮建筑用材。每年的這個季節,總會有不同數量的杉木,經過伐木工人們的辛苦砍伐,然后沿著本地的水河、清水河等運出沅水,再進入長江,再運送到京城,以及全國各地。
那一年秋后,秋收已經結束,老人與寨子其他男人們一起,進入本地那些杉林,找到那些可用的高大挺直的杉木,然后砍伐下來。從山上運送到水河邊。然后,達到一定數量后,就做成一定量的木排,成批量的往外運,這就是本地有名的‘放排’。
在江水上‘放排’,是一件既辛苦又危險的事。
本地許多青壯年男人,都因為放排而死在江中。可是,這又是本地百姓養家糊口的最好方式。除了種糧,這就是本地百姓家最好的賺錢之路。所以,冒險行動,也已經習以為常。
經過一個多月在山上的努力,一群漢子吃喝都在山上,終于湊足了一次放排所需的木材。大家一起來到了水河邊,把這些木材捆扎成‘木排’。選定了一個好日子,祭奠了山神,就準備押著木排,把這一批、也是這一季、這一年他們辛苦筏下來的木材運送出山,然后換回一些準備過年的錢,也是明年春耕的準備。
放排,既莊嚴又神圣神秘。
這些事,是不讓女人們參與的,甚至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這一次,他們選定了今天,做好了祭祀活動,一切準備就就緒,就等著明天天沒亮之前,第一聲雞鳴,他們再在木排上燒上一炷香,祈求山神、水神保佑平安,在其他人還沒有起床之前,就要出發了。
這夜三更,已經全部來到了木排上的放排漢子,剛剛從床上爬起來,正準備一聲雞叫后,點燃香紙,祈禱后出發。
這時的天還沒亮,四周的山寂靜得有幾分恐怖。
可就在這時,卻突然看到河水下游,有幾顆星星一樣的燈火在河上出現。
這是什么?
這條河,這個季節,除了放排,基本沒有其他什么人在河面出現,更何況還這么早。這些亮光到底是什么。
幸好,放排漢子們還沒有在木排上點燃他們需要的火光。
是祭祀的神靈還沒到位嗎?還是我們做錯了什么,這一次神靈要出來阻止我們放排。
還有,很久以前,他們也曾聽老人們說過,放排的季節,也許會出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