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太監不是‘太監’
老太監的這一舉動,確實出乎吳世琮三人意料之外。三人反應過來,已經來不及了。老太監的脖子,已經被他自己深深的割去一半。并且,也許他割斷自己脖子后,還不知道在三人身后‘跪’了多久。最后,也許是在完全失去知覺后才‘撲通’倒下。
沒辦法,人死不能復生。一個執行命令的太監,都能夠做到這樣,這也是大周的福氣,只是大周的運勢不濟,才……
人已經死去,三人也沒其他的辦法,趁著黑夜,就在這山上,找一個地方把老太監掩埋了。
為了不影響到楚王衣冠冢,為了不讓清兵對此地產生太多的懷疑,三人并沒有把老太監掩埋在楚王衣冠冢的旁邊,而是旁邊運到了山的另一邊,距離楚王衣冠冢幾十丈外的山里。
可是,就在他們為死去的老太監整理衣服準備下葬的時候,卻發現,其實,老太監并不是太監。
老太監不是太監。
這更讓三人迷惑。他不是太監,還能是誰,又還能有誰愿意充當太監。他又為什么要冒充太監。
現在,無論如何,這兩天,這個‘太監’所做的一切,都已經讓三人感動,不管他是什么,既然他已經自殺身亡,而這些,為的就是他們,為的就是曾經的楚王,鑒于這些,都沒有讓他暴尸荒野的可能。
三人埋葬了‘老太監’,趁著黑夜,又回到了老太監所居住的茅草屋。
‘老太監’死了,三人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也不可能長期在這里待下去,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可是,正在他們收拾自己的行禮準備出門時,卻在昨天吃飯的那張小桌上的一個水壺下面,發現一個用暗色信封裝著的信。
這是留給他們三人的信嗎?信里又會給他們說些什么。
吳世琮急切地打開信件,這信,確實就是留給三人的。
龍威大將軍: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身死,之所以沒在出門前把信交給你們,擔心的是你們不會讓我完成我的心愿。
我走了,你們就在這座山里找個地方把我秘密葬下就行,千萬別距離楚王的衣冠冢太近,怕引起清兵的注意,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也不要把我埋的距離楚王太遠了,因為那樣,我會找不到路回來找楚王聊天共同討論戰事。
最后,我想,你們一定會知道,其實,我并不是太監。
我真的不是太監,你們想想,從郭賊身邊派來的太監能有這么好心嗎?我就是楚王也就是將軍父親身邊的一個隨從,是長期跟隨楚王身邊的一個老兵。將軍小時候,我還抱過將軍呢,不知將軍還記得否。
其實,這事,從楚王在貴陽大罵內廷后,我們就知道,郭賊不會善罷甘休的。以他的為人,以他現在對于大周小朝廷的的掌控,哪怕是大敵當前,他也會想辦法針對楚王的。也正因為這樣,楚王才不愿跟隨小皇帝一起回歸昆明。
楚王私自以為,留在交水關,可以抵御北來的清軍,也是為大周小朝廷抵擋住了一方敵軍而讓昆明小朝廷得以保存,同時,這樣也可以避開與郭賊的沖突與互相猜忌。可是,就連這樣,郭賊還是放不過楚王,還在處處算計。
他們回到昆明不久,就以調用楚王兵力為由,派太監送來‘圣旨’。假借圣旨,要把楚王騙出交水,然后誘殺楚王。
假傳圣旨的太監剛剛來到交水,楚王已經開始懷疑。可是,圣旨就是圣旨,不管是真是假,楚王都不敢違抗。
可是,如果真的相信了‘圣旨’,那就正好中了郭賊的圈套。
接待完傳送圣旨的太監,楚王一個人坐在軍中苦苦思索。他一個人默默在軍帳中坐了很久很久。他想起,自大周昭武皇帝去世以來,郭賊所做的一切,現在完全可以理解。當時,郭賊為什么不同意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