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后人,這,吳世琮知道,早在兩人很小剛剛認識的時候就知道。朱然的祖上,是第一代被派往云南貴州的藩王,即和明成祖朱棣一樣的第一代親王之藩王。后來,明成祖拆藩,朱然的祖上就留了下來。
后來,清兵攻進了京城,明朝也變成了清朝。代替大清南下的吳三桂變成了大清在云南的藩王。
時世更疊,雖然吳三桂在清朝康熙時對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過于殘忍,但并不影響當時還是孫子的吳世琮和朱然的友誼。后來,吳三桂起兵反清,朱然等大明后人就更是沒有反對吳三桂的理由了。甚至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吳三桂反清的行列。
這樣,不管是反清復明,還是反清復周,讓南方的漢人們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反清,光復漢人統治中原。
“放了我等,寨主意欲何為?”
吳世琮不解地問。
“剛才聽說,將軍有意尋兵邊陲,意欲重新拉起反清大旗,如若我等阻礙了將軍行此大事,豈不是成為千古罪人。只要將軍真心組織反清大旗,大明大周的恩怨都可一筆勾銷,我等愿意隨同將軍一起,舉旗反清。”
“你如何相信得過我,有心舉兵反清,又如何能讓你相信我們反清就能夠成功。如若不成功……”
“將軍,如此義舉,定會得到天下呼應,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就算是沒能成功,我等也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吳世琮從石凳上站起來,卻朝前一個踉蹌。這幾天的囚籠生活,雖然沒受到太多的皮鞭和棍棒。可是,就那囚籠,坐不能坐,站不能站,早把將軍這一身錚錚鐵骨的漢子折磨得關節失靈,肌肉變疆變硬了。
朱標看見,趕緊上前一步,雙手把吳世琮扶住。
“將軍,都是小的不對,多有得罪了,望將軍恕罪。”
吳世琮站直身體,長長舒了口氣:
“寨主如真有心協助我等成事,我先在這里謝過寨主了。”
說著,雙手抱拳,就要向寨主朱標行大禮,朱標趕緊雙手扶住了他。
“趕緊把囚籠里的另外兩位少將軍放出來,我與將軍們要商量大事。”
朱標一聲令下,幾個嘍啰跑過去,把吳畏吳懼也從囚籠里放了出來。
“將軍,此處不遠,就有我等兄弟的一家小店,我等到小店先吃口飯再說。”
從邊境走出四五天,囚車很慢,其實并沒有走出多遠。也許這里還真的是朱標他們的勢力范圍——也就是所謂的‘眼線’。
四人出了囚車,也解開了腳鐐手銬,連幾輛囚車也被掀翻在路邊,幾個嘍啰兵甚至點上了一把火,把囚車也燒掉了。
幾個人一起,朝著不遠處的幾間茅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