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硅谷設立實驗室則是專門為了用硅谷的科技充實自己,讓自己的半導體公司盡快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盡早拜托別人的掣肘。
張忠謀點了點頭,李志文的考慮很對,張忠謀在漂亮國待了二十多年,知道漂亮國是什么德性。
“那公司名字叫什么?”張忠謀問道。
“香港積體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簡稱港積電。”李志文說道。
這倒不是李志文的惡趣味,事實上這個名字大家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積體電路又稱集成電路,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器件。
“好,我們什么時候回香港。”張忠謀問道。
既然事情已經定下來了,張忠謀也不想在拖了,反正在這里沒有什么留念了。
“我們先把漂亮國這邊的實驗室搭建好,選好負責人,香港那邊我安排人建設廠房,購買機器,兩邊同時進行,盡快投入研究,早一天出產早一天受益。”李志文說道。
“我認為我們可以先行建設廠房,先走晶圓代工模式,積累經驗,同時我們的實驗室也深入研究,盡快研究出自己的產品。”張忠謀沉思一會說道。
張忠謀的建議和后世的臺積電、富士康走的是一樣的路線,都是做代加工模式。
不同的是,當時張忠謀成立臺積電的時候比現在足足晚了六年,一來是張忠謀已經離開德州儀器兩年了,技術有些跟不上,二來是當時張忠謀的啟動資金實在太少,所以不得不走晶圓代工模式。
但是現在的這個時間里韓國三星的第一代芯片還沒有研制出來,又有李志文這個大水喉的支持,怎么會像臺積電那樣小搞呢。
于是李志文說道:“你的想法可以有,但是我們的主業還是要放在自己的半導體上,代理加工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要做的港積電的現階段目標是成為亞洲第一。”李志文說道。
不要以為亞洲第一很好當,在日本半導體公司的圍追下,又有韓國半導體公司的堵截下,要做到亞洲第一不是那么簡單的,李志文覺得要做到這個目標最起碼需要十年時間。
“好,我們一起做,創造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半導體公司。”張忠謀也被李志文的雄心壯志感染,說道。
“技術方面你來把握,資金方面由我來支持。”李志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