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霍嬗接過一看:
“印呢,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呢?”
劉徹見忽悠不過去,只能叫來符節令,看著霍嬗在那拿著大印仔細端詳,劉徹在旁邊連連感嘆:
“唉,崽兒大了,管不住嘍!”
“說吧,有何辦法!”
霍嬗手里拿著大印,邊看邊說:
“還是那句話,這是一件好事情啊,平白多出了四十萬人口!”
“姨祖父光想著兩百萬流民要吃多少東西,不想想兩百萬流民可以干多少事嗎?”
“兩百萬流民能夠挖多少水渠?兩百萬流民能夠開多少荒地?”
“為何要白養著他們?”
“《晏子春秋》記載:齊饑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
“以工代賑,他們都不看書嗎?”
霍嬗一連串的問題,把劉徹直接給問懵了!
至于國策的問題,賦稅的問題,官吏的問題,大戶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霍嬗并沒有說,他知道說了也沒用,還不如不說!
接著劉徹就急匆匆走了,霍嬗知道他會保密,不會透出自己,所以霍嬗也沒說話!
過了兩天,消息一直瞞著,但霍嬗提前知道了,解決辦法有了,就是霍嬗說的辦法,原原本本,絲毫沒改。
霍嬗有些開心但他更失望!
開心他們只會生搬硬套,失望也是因為他們只會生搬硬套!
不過這樣就挺好的。
………
“還是去一趟吧!”
劉徹細細想想后,他其實有些沒底氣,讓霍嬗去給他鎮場子……
這話說出來誰都不信,一個坐了三十幾年皇位,立下豐功偉績的皇帝,喊一個十三歲少年鎮場子……
霍嬗想了想,那就去一趟吧,他本來不愿意出頭,出頭后必定會橫生更多事端,耽誤自己的練兵。
但是換位想想,出頭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先殺兩個開開刀,免得有人一天天的覺得自己好欺負!
想到這霍嬗抬頭看了一眼劉胥,把他看的莫名奇妙的!
或許,過去也只是坐一會,輪不到他出頭劉徹就會搞定,不行還可以提前走人嘛!
等這件事辦完了,就直接住進軍營里,誰也不見,誰都別來打擾自己!
“那行,可以去。但是我先說說計劃,姨祖父捋一捋思路!”
霍嬗想了想還是決定先把計劃講給他,到時候直接走人,開刀還是日后再說!
這種事對于劉徹來說是常事,內朝議定,外朝演演戲安排下去,但是像霍嬗說的這么直白的還是第一次。
他很有興趣,所以他點點頭,同時打發了殿里的人都出去,孫尚帶人封鎖殿門。
“你們原本的計劃就是,朝廷出錢糧,養著他們,然后遷返原籍,讓他們在原籍和鄰近處修建水渠,開艮荒地,分發糧種,讓他們種地,直到明年,對吧?”
劉徹點點頭。
“正是如此!”
“這么做其實會出大問題!”
劉徹懵圈,這不是你出的計劃嘛,為何會出大問題?
說起這事霍嬗也是無奈,生搬硬套這一套玩的挺好的,一點東西都不加,你好歹加個監察啊!
“百姓自然不會出問題,他們其實很好,只要有一口吃的,能活下去,不會想當流、匪的。”
劉徹面色有些尷尬,霍嬗不管他,繼續說:
“所以說,他們不會出問題,更別提這是給他們的家鄉修水渠。”
劉徹聽了半天,明白了過來:
“你說問題會出現在官員身上?”
霍嬗點點頭,然后用他那一貫咄咄逼人的風格,用他習慣的反問句說道:
“要知道,地方上各地的官員,大多都是富貴人家出身,姨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