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的史書,是一種從未出現過的體裁,像《左傳》這些,我稱他為編年體,以年月日著史。”
霍光想了想,確實,比較著名的史書典籍都是這種。
“而他要編寫的,我稱之為紀傳體,以皇帝為本紀,以諸侯、家族、人物為列傳來編寫?!?
“要是他能著成,那就是一件天大的事,足以讓他被后世稱為史圣,而一個圣人,就算只是一行的圣人,那也有莫大的影響力,他編寫的史書也自然是水漲船高?!?
霍光思考了一下以后,最后還是點了點頭。
接下來兩人談了談計劃,以及有突發情況時的應對方案。
絕對的實力帶來的自信,兩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到有什么能夠給這件事帶來阻礙。
既然沒有什么問題,兩人直接出發,在期門的守護下,一路來到了長安城外南邊的博望苑。
進入博望苑,拜賀太子的人很多,太子家令都忙得不可開交。
兩人自然不用等候,直接進入正殿拜見。
進去后和劉據聊了兩句直接就走了,看他今日忙成這么個樣子,顯然不是談事的時候,只能改日再談了。
接著霍光兩人又去了一趟倪寬的府上。
倪寬看完《千字文》之后,非常的興奮,立馬答應了加入進來。
然后霍嬗去了一趟司馬遷居住的小院,結果還出了點意外,司馬遷有些猶豫,不太想答應下來。
還是霍嬗說你是不是不拿我當朋友,司馬遷這才答應了下來,霍嬗這個大人物的義氣,把司馬遷這個性情中人感動的不行。
時間到了傍晚,事情都處理的差不多了,至于其他的事情,既然有了霍光,自然就不用霍嬗再忙前忙后的跑。
霍嬗準備回宮里去看看自己的鴿子。
雖然他沒在宮里,鴿子也有人喂,有人放,但是兩天沒見,霍嬗還是有些想它們呢。
他的鴿子經過這兩個多月的發展,已經有七十多只,訓練也開始了。
霍嬗找來了幾個養鷹人,教導完他們怎么訓練以后,就撒手沒管。
霍嬗剛進去宮里,還沒到自己的殿里呢,他就碰到了一個人。
身高九尺以上,頭發胡子花白,身上的一身儒袍讓他穿出了一種放蕩不羈的瀟灑感覺,此時他那炯炯有神的雙目沒光了,面容顯得有些憔悴。
這人正是今年已經五十五歲了的東方朔。
自從他二十二歲進宮,已經過了三十三年,劉徹很喜歡他,但就是不重用他。
他身上的相關事跡很多,比如十六歲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讀了四十四萬字。
聽著不多,但是在這個時代,那就是驚為天人的一件事,那可是四十四萬字。
而且他說的讀了,就是真的讀了,書中道理深深記在腦子里的那種。
而且在年輕時劉徹上書一份,劉徹讀了兩個月才讀完。
他身上最傳奇的一點就是他身為東華帝君的弟子,上天偷蟠桃吃,活了八千歲,不過現在還沒這個說法。
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是用現代話來說,他又是一個有些神經質的一個人。
瘋、狂、滑稽,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所以劉徹不愿意重用他,最高成就是一個千石的太中大夫。
而他現在,只是宮中閑人一個,在宦者署待詔,無官之身。
至于他為何被貶,嗯,喝醉后跑去大殿上小便……
劉徹沒砍了他就已經是很好了,貶個職算什么。
所以他經常說道,世間多隱士,隱于深山老林之中,但他東方朔不一樣,他隱于朝廷之中。
看著是把自己給抬得很高,但是也只不過是一種悲哀的自嘲罷了。
所以他又是一個糾結的人,既想當一個閑云野鶴的隱士,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