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前面領頭的將士就需要非常了解全軍的馬速,什么時候累了,什么時候休息好了,全都要有充分了解。
這樣下來,馬就能較好的保存下來。
像那種爭分奪秒的長途奔襲,比如說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的老霍,那就沒辦法了。
行走、慢跑變為慢跑、快跑,消耗的馬那是成倍增加,就為了那一點戰機,幾萬幾萬的馬匹跑死,那是必須承受,沒有辦法的事情。
這些都是霍嬗從老霍的隨軍記錄里看到的,經過兩年時間,霍嬗早已融會貫通,刻到了骨子里。
不過他的情況要比老霍好多了。
不說將士肯定比老霍的好,就說馬匹,那都是經過精心細養的,比那個時候老霍的戰馬質量不知道高了多少。
而且這些馬都是經過長期訓練的,不訓練,再彪悍的馬兒,它也撐不住這樣的長途奔襲。
那時候哪來的時間、哪來的資源訓練馬匹,將士們能強大,那還都是因為大漢的軍制有一年一月的郡縣兵役訓練緣故。
老霍和小霍相比,時代不一樣了。
所以霍嬗規劃的路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十五天兩千五百里跑到漁陽,他能讓著六千馬匹一匹不缺。
只需要五天好吃好喝,精料供養,他就能夠讓這些馬緩過來,恢復原本的狀態。
看完羽林的戰力,霍嬗敢肯定,日后這種精兵大規模訓練,劉徹必定會提上日程。
因為大漢撐的住,光霍嬗的制鹽之法,就為大農弄了多少的錢財。
不說這個,劉徹這兩年節省下來的就不少,過去的五年時間哪都沒去,就只是跟著羽林在關中轉了轉。
宮殿更只是今年準備計劃擴建一下建章宮,其他的全都沒修,能省下來多少啊!
雖然大漢增加了很多疆域,都要花錢,但是這些疆域也有出產,總體來說花的不多。
所以按照霍嬗的估計,練五萬比羽林軍的軍官們次一些的精銳騎兵,應該沒啥問題。
………
霍嬗帶領羽林將士們,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長安地界。
從藍田那邊走的,羽林營地距離長安二十多里,路上還有雪,根本聽不到絲毫馬蹄聲。
路上巡視的亭長、求盜等,看到是羽林軍,默契的退到路邊,根本就不會上報。
羽林軍在整個關中亂跑,關中百姓都見過,起初還很驚奇,沒見過這種訓練啊!
但是現在,早已習以為常。
所以,劉徹直到中午時分,中尉那邊才把這件事報了上去給劉徹,還是正常的匯報,他們以為這次也是一次正常的訓練。
劉徹剛一看到,沒忍住就露出了笑容,心里想道:
‘朕就說嘛,霍子侯不可能這般安分,連朕都敢罵,還有什么是他做不出來的!’
雖然少府從兩個月前就行動了,但是霍嬗一直不動,劉徹心里難免有些疑惑。
劉徹早就把霍嬗看的透透的,別看霍嬗平常安安分分的,但是骨子里是個膽大包天的主,對任何人、任何事沒有絲毫敬畏之心。
但誰讓劉徹就是喜歡這一點呢。
在他看來,身為主帥,就應該毫無顧忌、天馬行空,心里有了敬畏,從而有了掣肘,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
霍去病能二十一當上大司馬,和衛青并駕齊驅,除了衛青主動相讓捧自己的外甥外。
另一個原因就是兩個主帥之間,劉徹更加喜歡霍去病,喜歡他的一切。
霍去病在戰場上的一切操作,在他看來那是妙不可言,一舉一動都做到了他的心坎里。
在他看來,世間怎會出現這般天縱奇才之人,這是天佑他劉徹啊!
所以霍去病要什么給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給你絲毫掣肘,任你放手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