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倒是有點潛力,要是精細打磨,說不定能達到路博德的本事,但他背景不一樣,不合適。
所以就只有趙充國、李陵、李廣利三人。
后者的話,上限不高,就是一個趙破奴,不過兩人路子不一樣,坐鎮一方他還是可以的,但他沒成長起來,不討論。
而李陵,他怎么說呢,嗯,他性格不適合坐鎮一方,他更適合帶兵征戰沙場。
別看他沉默寡言,但他的脾氣很爆也很硬,而且他磨練還不夠,性子得磨一磨,本事也得磨一磨。
而且他的路子,把他放到這兒,就是害了他,而且他也不合適在這,倒是跟家族在此地沒關系,跟他的性子關系很大。
所以思來想去,就剩下一個趙充國了。
他當這個羌地都督沒有絲毫的問題,他的年齡要比李陵等人大出一截。
而且他是一個大器晚成的類型。
而大器晚成有一個特點,當他積累足夠的時候,遇到那一點靈光,這么說有點玄乎。
或者說當他自己想通了以后,就會迎來一個大爆發。
至于想不通,那就泯然眾人矣唄!
他最開始性子其實比李陵還要傲,霍嬗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渾身散發著一種郁郁不得志的氣息。
他總覺得自己是個天才,而這個世界何其不公,一直讓他出不了頭。
但是經過這一年的磨練,或者說經過霍嬗的連連打擊,而且天天跟一幫子比他小五六歲的人混在一起。
而且這些人的本事并不弱于他,讓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而且霍嬗給了他途徑,算是爆發了起來。
而一旦開始爆發,那簡直一天就是一個變化,許多以前苦思不得的東西,現在轉瞬間就能想通。
可以說,趙充國非常的適合羌地都督的這個位置,在這個地方能夠學到很多的東西。
羌地都督這個位置,需要一定的大局觀,穩重謹慎,還要有一點帶大兵馬打仗的本事,還需要一點管理才能,外交才能。
但其實說到底啊,這個位置除了這些特點,對于霍嬗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聽話。
需要此人原原本本的把他的安排執行下去。
說明了就是一個有本事的傀儡。
而不選趙充國的原因,就是舍不得。
這個位置是很有局限性的,上去容易,下來可就難了,坐上這個位置,大半路途就基本斷送了。
你再想要更前一步,那你就要跟原本歷史上一樣能活了。
活到七老八十,自然就出頭了。
所以霍嬗思來想去,就只能對不住老徐了。
他帶兵打仗的本事不缺,劉徹身邊消磨殆盡的是他的才華,而這一部分才華也并不是全部都沒了,還是有些成長的。
只不過相比于征戰沙場歷練所得,那就差的有些遠了。
只不過除了壞處,也是有著好處的,算是有利有弊吧。
這是封建王朝社會,最頂上的人是皇帝,跟皇帝打好了關系,好處自不用說。
而大局觀,天天跟在劉徹身邊,基本上有腦子就不可能學不到東西,而徐自為并不笨,相反他很聰明。
而他能在劉徹大保鏢位置上坐那么多年,勾心斗角也是不缺的,放到外交上,雖然不太對口,但也夠用了。
而謹慎穩重,身為大保鏢,這是必備的,除了忠誠也是最重要的。
管理或許欠缺了一點,但有一批優秀的下屬,交給他們去干就行了。
所以說,霍嬗思來想去,也就只能對不住老徐了。
老徐相比于趙充國這個嫡系,對霍嬗來說,自然是趙充國更親。
而且就算不從這方面說,趙充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