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嬗有仔細思考了一番以后看向諸將:
“出征兵馬這邊我路上再做詳細的安排,現在我先大概劃分一下,趙破奴。”
“末將在。”
“你領三萬羌軍在前,兩萬羌人騎兵為先鋒,你領一萬湟中帶軍用工匠隨后,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大軍開辟道路。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明日等羌軍兵馬集齊,你就直接出發吧,我會隨后趕上,帶領三軍隨在你軍后方百里處。”
“末將領命!”
“其余的事物先不變,趙充國你這邊領前軍三萬兵馬先行,前軍一部當先,二三部分別為左右兩翼,我領中軍隨行在中央。
李陵領后軍兩萬余兵馬,距離前軍后方百里處隨行,掃清大軍的后尾等一切事物,防御后方。”
兩人站起身行禮:
“末將領命!”
大軍行走,彼此間的距離要拉開一些,這是避免全部都被包圍起來,從而沒有外援的情況出現。
比如說先鋒出事在前方被拖住,中軍被包圍,后軍就可為中軍在外面打開被困局面,脫離包圍。
但是呢,這個距離不能太大,避免導致太遠,從而出現來不及救援的情況。
百里這個距離,以現如今的情況正好是個差不多的路程。
首先,兵馬數量,三個方面都是大數量,敵方不管出動了多少的兵馬,都不可能短時間滅了他們。
除非是在地形狹窄處遇了埋伏。
但這是不可能的,西域地廣人稀,尤其是這片范圍,大戈壁灘,除了天山里就沒有地形狹窄的地方。
而一些裂谷,如果霍嬗腦子不出毛病,大軍也不可能會進去。
所以這個距離在五十里到兩百里之間就差不多,這是因為會根據地形等各種情況時時變換。
全速的話,半日就可到達,保留戰斗力的話,一日也可以到達,正好是個合適的位置。
而這個一望無際的地形,加上大軍的長度,橫跨三四百里范圍,直接把他們全都給包圍了。
所以說啊,行軍也是非常的重要,有很多的學問。
不然為啥孫子兵馬要那么多篇幅,來講解行軍趕路,安營扎寨呢!